1、脾湿外感型脾胃疾病
01症状
一觉醒来,突然感到头昏脑涨;身体发热,胃腹部冷痛、胀气,还伴有恶心想呕吐的感觉。
02诊断
这种症状大多属于脾湿外感型脾胃疾病。可用平胃散加杏仁、葛根、藿香、桂枝、羌活、防风等辛散祛风和胃的良品,一同服用。此外,还可以将它们与瘦肉或牛肉共煮,不但味道鲜美,也是时令补品。
03生活建议
叩齿法。牙齿功能对人的健康影响很大,要健脾胃必须保护好牙齿。叩齿法非常简单实用:你只需摒除杂念,全身放松,口唇轻闭,然后上下牙齿有节律地互相轻轻叩击36次即可。
自我按摩操。每天晚餐1小时后,一套简单的自我按摩操能有效帮你缓解难受。首先坐下,双手握脚板,将双脚收至腹部前方。
维持这个姿势慢慢后躺。腹部用力,双手尽可能紧握脚板,背部往前后方向滚动。要注意适可而止,小心颈部扭伤。
2、脾胃湿热型脾胃疾病01症状
总是突然感觉胃部疼痛,同时还伴有口干、食欲不佳,小便色黄、大便不畅等症状。
02诊断
这种症状属脾胃湿热型脾胃疾病。现代人往往缺少运动,容易产生内湿。空调温度开得太低,平时也不注意保暖,便会导致寒湿交加。
03生活建议
饭后摩腹散步。散步时搓热两手,按摩上下腹部,此法若能长期坚持,对调整脾胃功能,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防治消化不良和慢性胃肠疾病大有益处。
倒立放松健胃法。平躺,从脚底→脚跟→小腿后面→两腿弯→大腿后面→腰部→背部→后颈,依次支撑起身体,保持5秒后,缓慢放下。每日可做2~3个循环。呼吸以自然为主,也可采用腹式呼吸。
3、肝郁脾湿型脾胃疾病01症状
突然进入点儿背期,总有事端让人不断委屈和生气,加上心情欠佳,提不起精神,腹部胀满、两胁胀疼,胸闷嗳气、不思饮食,四肢困重等症状。
02诊断
这种症状属肝郁脾湿型脾胃疾病情感因素对食欲、消化、吸收都有很大影响。
自尊心很重,做事追求完美的人很容易情志抑郁,肝气郁结。由于脾胃之升降与肝气的疏泄关系密切。若不得疏泄,就会加重病情,导致脾胃升降运化失常,湿从内生。
03生活建议
印度调理法。意念呼吸意念呼吸是配合自然呼吸、腹式呼吸、“吁”字呼吸等功法进行的。在调理脾胃的呼吸功法中,意念部位主要有脐中、丹田、足三里等穴位。
具体方法:取舒适体位。两手搓热后叠放于腹部,意念部位主要有脐中、丹田、足三里等穴位,以鼻吸气而以口呼气,呼气时发出轻声“吁”字音,但声音不宜过大。每日练习2~3次,每次练习根据自身需要,大约10~30分钟即可。
4、脾胃虚弱型脾胃疾病01症状
总在外面应酬,连自己都感觉身体虚弱得厉害,打球没几分钟就气喘吁吁,朋友们都说自己眼神有点呆滞,面色白得没有血色,偶尔胃痛时,使劲按压一会儿就好。
02诊断
这种症状属于脾胃虚弱型脾胃疾病,饮食不节,脾胃受损,若伴有阳虚者可出现胃脘部疼痛。
03生活建议
1、坚持体育运动。
2、注意饮食,夜餐时间较晚,持续时间较长,对身体危害甚大。
5、以上种种皆因脾胃不振,要想根治,应宜强振脾胃、消食通腑中医有“脾胃虚,百病生,诸病从脾胃论治”之说。上至高龄老人,脾胃虚弱,腹胀便秘;下至婴幼孩童积食,食欲不振,大便不通。
更有三高患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甘厚味,中焦食滞,恶心呕吐,脘腹胀满、口臭便干,睡眠不安和手脚心发热等症状。都可以用消食通腑、健脾益气之法。助消化消食积的良方莫过于山楂山药丸。
山楂山药丸,具有很好的健脾开胃的效果,对老年人及儿童消化不良、厌食等症状具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部分图文来源网络,侵删)
肠胃病疑难问题加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