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云集,星光熠熠。8月5日至7日,全国顶级的消化内镜专家在包头稀土大酒店交流最前沿的学术成果,展示消化内镜手术的前沿技术。近20场学术讲座和由知名专家演示的30多场消化内镜手术展示让余名与会人士享受到一场最前沿的集纳海量信息的消化内镜饕餮盛宴,同时也为近百名消化病患者带来了国际水平的手术和治疗!
在此次会议上,两块份量很重的牌匾——“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包头基地牌匾和“一带一路‘友谊’消化内镜直通车万里行”牌匾落地包医二附院。这不仅标志着作为自治区领先学科的包医二附院消化内科在学术研究和临床医学上将再上新台阶,同时在基层消化内镜医生的培训和技术推广上也将担负更多的义务和责任。
8月5日至7日,由包医二附院主办的第五届西部消化内镜新技术论坛暨第七届内蒙古消化内镜学术研讨会在包头稀土大酒店举行。
包头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贺伟华,包头医学院院长赵云山,中华消化内镜学分会原主任委员、医院消化科主任李兆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张健,以及来自中华消化内镜学分会的全国各地知名消化内镜专家,自治区、包头市各行政卫生单位、医院领导、消化内镜方面的专家、教授余人参加了会议。
据了解,此次会议同时承担着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8月5日,部分专家、教授进行了消化道早癌的专题讲座、青年医师的操作演示、以及内镜洗消的护理论坛。
中华消化内镜分会委员、内蒙古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主委、包医院党委书记党彤教授主持了6日的开幕式并致辞。
党彤介绍说,内蒙古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成立6年以来,始终致力于内蒙古地区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培训等工作,通过加强与国内外新技术的交流与学习、举办学术会议、手把手培训班、沙龙等形式,搭建学术探讨、思想交流、新技术展示的高端平台,推动本地区消化内镜的诊疗、操作、消毒、质控等工作的规范与提高,逐渐与国内最高水平接轨。
包头医学院院长赵云山向与会专家介绍了包头医学院的概况,他认为此次会议为广大消化内科医师再次提供了学术交流和创新提升的平台,他希望与会的有着深厚学术底蕴和丰富临床经验的专家教授在会议期间多多传经授宝,多提宝贵意见,以促进并推动我市消化专业和医疗卫生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内蒙古医学会秘书长邓丹宇介绍说,自治区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成立6年来,完成了7届大型消化内镜研讨会和5届内镜新技术论坛,并完成了8期手把手培训班,7期沙龙,受益医师多人次。会议地点也由包头市扩展到鄂尔多斯、呼伦贝尔等地,并先后深入到达拉特旗、额济纳旗、乌拉特前旗等地,医院开展消化内镜新技术,使自治区消化内镜诊疗水平和医师综合能力不断提升,科教研得到全面发展。他希望今后分会继续吸纳最新的学术成果和经验,创造科学自由的学术环境。
中华消化内镜学分会原主任委员、医院消化科主任李兆申认为,内镜技术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仅仅是一种诊断手段,如今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替代了外科手术,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可以说,内镜技术已经走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对消化道疾病的作用越来越大,并改变着消化道疾病的诊疗模式。他说,以包医二附院为首内蒙古自治区的内镜技术进步很快,与沿海先进城市处在同一水平,造福了众多患者。
讲座现场
蔡强教授讲座
会场座无虚席,大家认真聆听讲座
6日上午,中华消化内镜学分会原主任委员、医院消化科主任李兆申教授,美国乔治亚洲消化病学会和消化内镜学会侯任主席、美国亚特兰大埃莫里大学医学院高级消化内镜中心主任蔡强教授,中华消化内镜学分会委员、医院内镜科主任王贵齐教授,医院研究所主任任建林教授分别进行了学术讲座,带来了海量的消化内镜最新进展的信息,这些讲座就像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消化内镜设备,让消化内镜医生的视野更开扩、更深远。
现场视频
手术现场演示
包医二附院手术演示现场
最精彩的是演示环节。在学术讲座过后,由顶级专家演示的内镜手术通过互联网技术传送到会议现场。会议现场主持和包医二附院手术现场主持不断就专家的手术进行点评和交流,针对会议现场主持人提出的问题,手术专家耐心解答,并针对术中的具体情况就内镜的操作技巧、术中问题的处理等、不同技术的适应症等进行“现场直播”。第一台手术的演示专家,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秘书长、医院内镜中心主任冀明自豪地说:“我做了这么多年的消化内镜,终于用上了国产的高清内镜。”术中,他不仅讲解了手术的情况,还分享了使用这台国产设备的体验。
会议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30余家药企和器械厂家
包医二附院消化内科主任、主任医师陈言东介绍说,如今,消化内镜已经成为消化科医生的手和脚,消化道早癌的处理,食道的狭窄,肝、胆、胰等疾病的处理,许多都不用再开刀,在消化内镜下即可完成,给老百姓带来了福音。尤其是参加此次会议的一些消化内镜专家不仅在国内极负盛名,在国际上也是做得最多、做得最好的。因此,会议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消化内镜权威人士参与,仅注册的代表就近人,住宿代表达到多人,加上包头本土的业界同仁,参会者超过人。同时,会议也得到了来自国际和国内知名器械、药企的支持,到场的支持、赞助的厂家达到30多家,他们也带来了最新的设备,在会议现场展示企业形象。
包医二附院再获两重量级“牌匾”
8月7日,在第五届西部消化内镜新技术论坛暨第七届内蒙古消化内镜学术研讨会上,举行了“授牌仪式”,包医二附院再获两块重量级牌匾——“一带一路‘友谊’消化内镜直通车万里行”内蒙古总站牌匾和“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包头基地牌匾。
中华消化内镜分会现任主任委员、国家医院研究中心主任、医院院长张澍田教授,向中华消化内镜分会委员、内蒙古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主委、包医院党委书记党彤教授授牌。
背景资料之一“一带一路‘友谊’消化内镜直通车万里行”项目
该项目于今年3月24日在北京启动,该项目由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国家临床医学协同研究创新联盟、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发起,由医疗科技公司——波士顿科学(BostonScientific)作为项目协作方,支持并参与项目的规划与实施。
项目依托中国消化内镜的日益飞速的发展、日趋完善的培训设施和成熟优秀的专家团队,建立消化内镜基础培训课程,建立“一带一路”覆盖国家之间消化内镜技术互帮护扶,培养消化内镜专业人才,规范消化内镜诊疗技术,推进消化内镜在亚太地区的全面发展。
“一带一路‘友谊’消化内镜直通车万里行”内蒙古总站设在包医院。
背景资料之二“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根据《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需求,通过科技部、卫生计生委和总后卫生部对整个医学系统的评估、审查,最终确定了三家在消化系统疾病方面科研、医院作为消化系统疾病的国家级牵头人,其中包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在第十二届北京国际消化疾病论坛上,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正式启动,标志着医院正式成为国际最大的综合性消化疾病诊疗研究中心之一。“
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包头基地落户在包医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