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缩性胃炎会变癌吗 ?什么是癌前病变 ?这是众多慢性胃炎患者所关心的问题。以往认为肠化与胃癌有一定关系。肠化又分为结肠型化生 (大肠型化生 )和小肠型化生 ,结肠型化生是在小肠型化生的基础上产生的 ,与胃癌的关系密切些 ,但也有专家持反对意见。肠化的发生与年龄密切相关 ,正常高龄人群的肠化发生率很高 , 60岁以上的人 9 0%可出现肠化。
临床观察表明 ,慢性胃炎主要是粘膜层的病变 ,很少影响到粘膜下层。如炎症长期不能控制 ,则可引起腺体的破坏和肠化 ,由浅表性胃炎发展到萎缩性胃炎 ,但病程长短不一 ,浅表性胃炎甚至可以持续 10- 20年 ,相当多的患者是浅表性与萎缩性兼而有之。慢性胃炎的组织学变化 ,不管是炎症还是萎缩或肠化 ,开始时都是局灶性的 ,且不同部位的病变程度可以相差很大 ,甚至在同一块活检标本中也不是均一的 ,这也是胃镜下诊断与活检病理诊断有时不一致的原因所在。随着病情的发展 ,灶性病变逐渐扩大 ,可融合成片 ,甚至在胃窦部和胃体部均见到大面积的萎缩。当萎缩和肠化严重时 ,炎症细胞的浸润反而有所减少 ,提示疾病趋于静止状态。从治疗学的角度看 ,胃粘膜的炎症程度和活动性是很有临床意义的 ,它要比萎缩而无炎症的胃粘膜重要得多。
根据长期临床观察结果 ,萎缩性胃炎癌变的概率还是比较低的 ,关键要搞清两个概念。世界卫生组织的专题小组于 19 72年提出将胃癌前兆分为两类 :其一 ,癌前疾病或癌前状态 ,这是一个临床概念 ,如慢性萎缩性胃炎 (发病率最高 )、胃息肉、慢性胃溃疡、残胃炎或残胃溃疡等 ,这类胃病病人中有相对较多的病例发生了胃癌 ;其二 ,癌前病变 ,这是一个病理学概念 ,是指在癌瘤发生之前出现的一类容易发生癌变的组织学改变 ,如异型增生和不完全型大肠型脑上皮化生。由于萎缩性胃炎发病率高 ,且常伴有异型增生等癌前病变 ,因此受到广泛重视 ,尤其对伴有重度异型增生、不完全性大肠型肠上皮化生的萎缩性胃炎患者 ,应定期复查胃镜 ,做好防治工作。
对于萎缩性胃炎及其癌前病变的治疗 ,现代医学尚缺乏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主要是对症处理。中医主要通过整体辨证结合胃镜下观察、活检病理情况 ,运用中药复方扶正祛邪 ,在注重消除萎缩性胃炎伴随的炎症、胆汁反流等病变、改善胃内环境的基础上 ,健脾和胃 ,理气活血 ,逐淤散结 ,改善粘膜腺体的萎缩 ,治疗癌前病变 ,取得较好的疗效。
俗话说“胃病三分治疗七分养” ,对于萎缩性胃炎的患者来说 ,及时进行正确治疗的同时 ,做好自身的保健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我认为萎缩性胃炎患者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保持乐观豁达的心境 ,劳逸结合 ;二、不饮酒 ,不吸烟 ;三、到正规医院进行专科治疗 ,切莫相信谣传或广告宣传 ;四、伴有异型增生、大肠型肠化生的萎缩性胃炎患者 ,应定期复查胃镜并做活检 ,以监测病情发展 ;五、一个正常腺体的重建需用 3- 5个月时间 ,因此萎缩性胃炎的疗程较长 ,应个人养生与药物治疗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