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消化道就是生命的“供给线”,犹如贯穿人体的一条河流,食物进入消化系统,会进行复杂的分解消化,并将营养输送至身体的每个细胞。当前社会,人们由于压力大,精神紧张,工作生活不规律,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很高,据不完全统计,医院门诊病人中几乎有一半属于消化系统的问题。如何正确认识消化系统疾病,患病后应如何治疗?我院消化内科主任王智卿,这位英国伦敦大学肝病与胃肠病专业的医学博士后向您讲述消化系统疾病的相关问题。
消化不好,不一定是胃的错
王智卿主任说,消化系统主要包括食道、胃、肠(小肠、结肠、直肠)、肝脏、胆道系统(胆囊、胆管)、胰腺、腹膜、肠系膜等部位。消化系统疾病,如胃肠炎症、消化性溃疡、肝胆疾病、消化道肿瘤等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疾病,胃肠病和肝病引起的疾病负担占所有疾病的十分之一。如果没有及时根治,慢性胃炎、慢性肠炎及慢性肝炎等都容易反复,成为多年不愈的慢性病,甚至有导致癌变的可能性。
“饮食无味,消化不良,呕吐酸水,倒饱嘈杂。人们通常会认为,这是胃的问题,可是在不少情况下,可不全是胃的错儿,肝、胆、胰、脾都有可能导致消化问题。”王智卿主任还提醒说,胃出血和急性胰腺炎因有腹痛、呕吐的表现,容易与普通肠胃病混淆,但这两种疾病对身体的伤害极大,急性胰腺炎甚至有生命之危,越早发现和救治,病人痊愈的可能性越大。王智卿主任建议出现胃肠不适时,要留意是否有黑便,或呕吐物内是否有血色或黑色内容物,这些可能是胃出血的信号。而上腹剧痛持续时间长、呕吐频繁,则有急性胰腺炎发作的危险性,应及时就医。
乱吃胃药会掩盖病情,错过治疗时机
很多消化疾病患者诉说吃过这样那样的胃药,包括帮助消化的药,但都效果不好,病情反复发作,给自己的健康和生活带来巨大困扰。王智卿主任提醒说,病症较轻时,服用一些常见的非处方药确实有效,但在某些情况下仍应该及时就医,“不少人觉得恶心、腹胀、腹痛、腹泻等肠胃病是小事,自己吃点药就好,这样反而会延误患者正常就医而错过治疗时机。“老百姓常说的老胃病,主要是指胃痛、胃胀、消化不良等胃部不适的症状,药店卖的胃药也确实能够缓解这些症状,但我不建议随便吃。”王智卿主任说引起胃部不适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慢性胃炎,可能是功能性消化不良,也可能是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甚至是胃部肿瘤,在没有明确诊断的情况下,老百姓无法判断自己到底是哪种原因引起的胃病。还有一个原因是,药店的胃药大都是非处方药,老百姓不知道这些药有什么区别,自己适合吃哪种药,往往听信广告宣传,或者听周围人推荐,比较盲目。
轻微脂肪肝到底要不要管
脂肪肝,王智卿主任介绍说,脂肪肝的患病率有16%—20%,也就是说,走在大街上的10个人,就有一两个患有脂肪肝。脂肪肝有一个特点,它的症状并不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成正比,许多人都是在体检做B超时知道自己有脂肪肝的,如果B超的诊断是“轻度脂肪肝”,很多人对此都不以为然。
王智卿主任说,尽管从脂肪肝发展成癌症的不多,但发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如果只是单纯性脂肪肝,可以先从调整饮食结构、加强运动来进行干预。“轻微脂肪肝的诊断只是表明肝脏细胞中脂肪的含量,并不能提示肝损害的程度,一个轻度脂肪肝患者肝损害的程度也可能比一个重度脂肪肝患者的肝损害还要严重。”王智卿主任说,如果在体检中查出轻度脂肪肝,一定不要掉以轻心,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检查是否已出现肝纤维化,以及一些炎症相关指标。
王智卿主任还提醒说,脂肪肝易合并其他系统的病变,肝硬化、肝癌以及代谢综合征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病症,都与脂肪肝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对脂肪肝本身进行积极干预治疗的同时,也要对合并的其他疾病积极治疗,做到防患于未然。”王智卿主任建议。
专家介绍:王智卿
年获得英国伦敦大学肝病与胃肠病专业博士后,内科学消化专业博士;是河南省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郑州市博士创业基金获得者;获郑州市科技攻关项目3项,共发表文章30余篇,其中SCI收录10余篇。
科室--61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