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色文字 在接诊的患儿中最少年龄3个月,最大年龄7岁半,3个月—1岁12例,1—3岁6例,3—7岁3例,其中男8例,女13例。21例中人工喂养5例,混合喂养13例,母乳喂养3例。
二治 疗1、方法:平衡针飞针手法
2、取穴:健胃穴
3、治疗参数:每周1—2次,3次为一疗程。
4、疗效观察:5例患儿1次治愈,10例患儿3次治愈,6例患儿3—10次治愈,腹泻腹胀厌食等症状消失。
三典型病例1、患儿刘某,男,3个月,患儿不明原因出现食后溢乳,有时呕吐,腹胀,大便呈蛋花样,每天10次以上,排便前患儿啼哭不安,烦躁,夜间哭闹,到医院检查诊断为单纯性消化不良,给予健胃颗粒冲服,疗效不佳,遂在小区附近做小儿推拿,治疗3次后疗效不满意,经朋友介绍试试平衡针的效果。经了解,患儿是奶粉和母乳混合喂养,取穴健胃穴,每周2次,一次飞针后,第二天妈妈反应孩子腹泻腹胀好多了,一天只有4次,大便形状也改善了,孩子愿意吃饭了,夜间哭闹次数少了,继续治疗2次后上述症状消失,大便恢复正常,随访一个月无异常,临床治愈。
2、李某,女,7岁,从小就食欲不佳,有偏食的习惯,“豆芽菜”体型,平时经常腹胀腹泻,食后呕吐,体质差,经常感冒发高烧,每月2次,药物治疗无效,每次需要输液治疗一周以上,患儿长期服用中药调理,经常灌肠治疗发烧,收效甚微,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好动,容易冲动,不达到要求就发脾气,家长非常着急,经同事介绍接受平衡针治疗,经了解,患儿出生后妈妈奶水不足,是混合喂养,取穴以健胃穴为主、强体穴、调神穴交替取穴辅助治疗,飞针手法,每周一次,一次治疗孩子食欲改善,食量较以前大增,10次治疗后孩子食欲旺盛,体重增加了7斤,治疗期间没有发生感冒。让家长感到惊喜的是,孩子上课听讲比以前认真了,注意力集中了,脾气也好多了,孩子变得讨人喜欢了,孩子的治疗效果让家长看到了希望,家长请求继续平衡针保健,平衡针飞针保健每1—2周一次。
四体 会小儿正处在生长发育旺盛期,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脾胃功能相对较弱,肠道正常有益菌群还未完全建立起来,特别是3岁以内的婴幼儿生长发育很快,是大脑发育最旺盛的时期,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在喂养不当、受凉和心理干扰等因素的影响下脾胃和肠道功能容易失调,免疫功能下降,所以常会反复出现食欲下降、腹泻、便秘、体虚等问题,若消化功能未能及时得到改善,会影响营养素的吸收,甚至影响大脑发育。
平衡针就是利用了小儿生长发育旺盛,疾病单纯,调节能力强的特点,通过飞针健胃穴,在皮神经的信息传递下,在大脑中枢靶轴的调控下达到脾胃功能新的平衡状态,平衡针不是治疗胃肠道症状部位,而是针对大脑中枢,调节的是大脑程序,启动和增强食欲中枢和睡眠中枢,增强了消化吸收功能,提高免疫功能,促进身体生长发育。平衡针灸创始人王文远教授明确指出,平衡针是脑技术,是高级的保健技术,是最安全的技术,小儿从小就接受平衡针保健,保健期间保证不得大病,甚至连感冒也很少得,而且情商智商同步发展,可以达到同期孩子最高发育水平。本组病例中的患儿除了消化不良外大部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如睡眠易醒、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爱哭闹、情绪波动大等,经过平衡针保健后都得到同步调理改善,体现了平衡针脑技术成果和一穴多病的特色优势。
患儿人工喂养和混合喂养较母乳喂养消化不良的发病率高,对于宝宝来说,能从母乳中摄取到足够的养分,获得免疫因子,使宝宝增强抵御疾病的能力。因此提倡母乳喂养。对于母乳不足的妈妈可以通过平衡针的干预,增强乳腺的泌乳功能,临床疗效显著。大量临床证实,平衡针是全科医疗,在妇幼保健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在孕前孕中产后期和婴幼儿期都可以平衡针干预,具有取穴少、无痛、疗效快速、无药物毒副作用,是让家长放心的中医创新技术。
(平衡针灸创始人王文远教授山东亲传弟子于波供稿)
北京悬壶平衡针灸研究院
-
-
平衡周一至周五:
9:00—12::00—18:00
周六:
9:00—12:00
平衡针灸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