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低过危机值转危为安,消化二科成功救

文章来源:消化科_消化疾病_消化疾病诊疗网站   发布时间:2020-7-10 11:41:06   点击数:
  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哪里好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近日,我院医学信息部收到消化二科一位患者的感谢信,信中情真意切的讲述了自己住院期间,科室在张淑红主任的带领下,让她从疾病的痛苦中逐步康复的经过,还赋藏头诗一首,字里行间更是充满对张淑红主任的感谢和敬佩之情。

彰(张)显中华医德魂,

淑女医术鳌头占,

红花奋进科技新,

教诲后人孜不倦,

授德佛仙阅重生,

厚德载物落心田。

据了解,该患者姓赵,女性,今年68岁,因“乏力5年,加重半月”收入院,医院也进行过治疗,效果不佳。后经朋友推荐,医院消化二科就诊。患者入院诊断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器官特异性的慢性胆汁淤积性自身免疫性肝病。该病的主要表现为乏力、瘙痒、黄疸、肝脾增大、腹水、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赵女士由于病情迁延时间太长,已经发展为肝硬化期的晚期(失代偿期),并且并发了脾功能亢进,导致白细胞、血小板降低,入院前白细胞低至2.58×/L,血小板降至26×/L,已经低于危急值50×/L,处于比较危险的状态。张淑红主任团队经过综合评估,认为常规的保肝、利胆等药物治疗无法根本解决脾功能亢进问题,于是,年10月23日,张淑红主任和张国山医师经过周密的术前准备,在局麻下为患者实施了脾动脉部分栓塞术,术后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照顾,患者白细胞上升至5.93×/L、血小板升至91×/L,于年11月7日病情好转出院。据张淑红主任介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多由胆汁性胆管炎进展而来,病因还不甚明确,一般认为与感染和自身免疫有关,女性较多见。目前无特效治疗,临床主要是口服熊去氧胆酸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但如果患者能够早期、及时诊断,经过规范化治疗,大部分患者不会发展到肝硬化。所以,遵医嘱规范服药和定期复查是治疗的关键。1张淑红,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大医院消化二科/肝病科主任兼感染性疾病科主任,消化介入专业负责人。美国南内华达州大学医学中心访问学者,北京亚太肝病联盟山东省联盟常务理事,山东省感染性疾病联盟副主任委员,山东省预防医学会慢性肝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肝病分会病毒学组副组长,山东省医师学会肝病分会脂肪肝学组副组长,山东省消化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济南医学会消化介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从事消化专业工作20余年,熟悉消化系统常见病及疑难危重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尤其擅长胆胰疾病的诊疗,擅长各种原因导致的肝损伤、肝硬化、肝癌及肝功能衰竭等的诊断与治疗。在微创介入方面,先后开展了超声引导下肝癌的微波消融毁损术及腹腔脓肿穿刺引流术、肝囊肿穿刺引流及硬化术以及肝癌化疗栓塞术、肝血管瘤及胃肠肿瘤化疗栓塞术、脾动脉部分栓塞术、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胃冠状静脉栓塞术、经皮肝穿刺胆汁引流及胆道支架置入术、消化道支架置入术、消化道出血及腹腔脏器出血介入诊断及治疗等技术。近年来,医院消化二科团队先后获得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颁发的“全国脂肪肝规范诊疗中心”及“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技术示范中心”称号。门诊时间:周二全天(消化内科门诊);周四上午(消化肝病门诊)

1

初次排版、校对:李楠

二次审核:张淑红

最终审核:赵梅

转载请注明:http://www.vswto.net/xhjbft/224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