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消化科中医辨证调护脾胃,打好

文章来源:消化科_消化疾病_消化疾病诊疗网站   发布时间:2020-8-2 23:24:47   点击数:
  怎样判断得了白殿风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606/6308431.html

元宵节将至,少不了家人团聚,走亲访友少不了聚餐。这时候就会加重我们脾胃的负担,为了不影响脾胃功能,保证大家顺利度过元宵节,那么该如何做好脾胃的防护工作呢?我们该如何打好这场“护胃战”呢?医院消化科,从中医角度,为大家下面介绍简单易行的好方法。

元宵节

调护脾胃

中医认为,“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我们吃进去的食物通过脾胃的运化,才能被人体所吸收,从而化生气血,濡养全身。脾胃的运化功能正常,营养物质才能够生成,被机体吸收;假如脾胃的运化机制失衡,就会直接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进而对机体的健康产生不良反应。因此,顾护与调养脾胃功能是拥有一个好身体的基础。如何有针对性地顾护与调养脾胃呢?

对脾胃的调护,关键在于生活中一点一滴的积累,正确的合理安排饮食,才能减轻脾胃的负担,享受健康生活。为防止胃病的发生,须做到饮食的四宜四忌:

饮食宜适量,

切忌过饥过饱。

因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清代《蠢子医》中也强调指出:“只食七分”。意思是吃饭的时候不可过饱,吃七分饱就可以,做到饮食有节;否则,暴饮暴食就会导致脾胃功能失调,损伤脾胃,从而发生疼痛。

饮食宜寒温适中,

切忌过热过冷。

烫热食物容易对消化道黏膜造成损伤,从而日久形成溃疡,癌变的几率上升。生冷食物,易损耗脾胃的阳气,导致机体得不到温养,胃部易发生隐痛。

饮食宜多方面、多营养,切忌偏食

中医讲,食物讲究四性五味,并有其各自的归经,可调节五脏六腑。东垣曾说“至于五味,口嗜而欲食之,必自裁制,勿使过焉,过则伤其正也”(《脾胃虚实传变论》)。《内经》云:“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胶理以密”。可想而知,饮食的多样化对一个人的健康有多么的重要。

如有偏食,就会造成机体某一方面的营养缺失,威胁人体健康。过食酸者,易损伤脾胃,引起反酸、烧心;过食甘者,易化湿生痰,引起肥胖;过食辛辣,宜耗损津液,引起咳嗽;过食咸者,易损伤筋脉,引起心脑血管疾患。因此,饮食合理饮食极为重要。

饮食宜清淡卫生,切忌辛辣、油腻、过夜食物。

辛辣、油腻食物易损伤脾胃功能,造成脾胃功能失衡。俗话讲病从口入,再好的饮食如不注意清洁卫生,或者过夜变质,不但起不到营养作用,反而对健康造成极大的隐患。

饮食的辨证调护法

中医讲,因人制宜,需根据不同的人,辨别不同的证和候,从而采用不同的方法。下面从食疗上告诉大家,如何对证防护。

1.虚寒型胃痛:表现为胃部有冷感,喜温喜按,隐痛,得温痛减,泛吐清水等。平时多注意营养,以温补脾胃为主,如小米粥、红枣莲子粥等,忌食冷硬食品。

2.阴虚型胃痛:表现为胃部有烧灼感,嘈杂似饥,饥不欲食,口干舌燥等。平时多吃滋阴养胃的食物,如银耳莲子粥、百合汤、蒸甲鱼等,以滋阴护胃为主,忌食辛辣、油腻,少抽烟喝酒。

3.气滞型胃痛:表现为胃部胀满不适,连及两胁肋胀痛,暖气吞酸,饮食要吃易消化的食物,保持情志舒畅,再配合理气的食品,如陈皮、柴胡,以疏肝理气。

4.湿热型胃痛:表现为胃部灼痛,泛酸烧心,嘈杂,口干口苦,饮食多注意清淡,如小米粥、面条、苡仁粥、鲜芦根粥等,多吃蔬水果等,如梨汁、橘子汁、西瓜汁。切勿食辛辣、油腻、热性食品,以防止助湿助热,损伤脾胃。

综上所述,最重要的还是我们自己如何去调养脾胃,打好自己的“护胃战“。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做到顺应四时的变化,养心安神,起居有度,避免烟酒,劳逸结合,调养情志,多锻炼身体,才能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抵挡外邪的入侵,做到益寿延年。

消化科全体医护人员提醒您:

合理饮食起居,享受健康生活!

恭祝元宵节快乐!

荔枝

医院消化科护胃

医院消化科专家简介

范国明

副院长

主任医师、医学硕士

现任河北省消化学会委员,消化内镜学会委员,秦皇岛市消化学会副主任委员。毕业于南通医学院。擅长消化系统疾病、肝脏疾病诊断治疗。消化系统危重症抢救,消化内镜诊断及镜下治疗。

王娟

消化科主任

从事内科临床工作15年,医院(医院)消化内科及消化内镜中心进修。擅长普通及无痛胃肠镜检查,内镜下消化道息肉切除、消化道异物取出等内镜下治疗,对消化科常见病,多发病及急危重症(消化道出血、急性胰腺炎、肝衰竭)等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作为第一完成人完成市级科研立项一项,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篇,作为副主编参编《实用临床诊疗与护理实践》。

杨达

医学硕士

毕业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师从黑龙江中医院消化科主任、学科带头人、青年名中医——刘朝霞,跟师期间,接触了大量患者,对消化系统疾病方面有大量的宝贵经验,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腹泻、顽固性便秘等其他消化系统方面疾病,并在《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上发表谢晶日教授治疗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肝郁脾虚证)的经验探妙核心论文一篇。

文图/杨达

编辑/郝晓蕊

??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vswto.net/xhjbft/224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