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病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而肝硬化又是慢性肝病最常见的不良结局,因此,必须加强对肝硬化及其并发症防治的研究。然而,有关肝硬化的临床研究尚无突破性进展,目前尚缺乏对肝硬化门脉高压特效治疗方法。
上海市交通大医院消化内科经过多年的努力,在肝硬化及门脉高压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尤其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微创介入诊疗体系建设,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年5月24-26日,医院消化内科举办了《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无创评价暨介入治疗新进展研讨班》,推广介入治疗慢性肝病、肝硬化这一顽症。
大会由我院杨军副院长致开幕词,上海市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医院沈锡中教授等专家主持。
我们邀请到了上海市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主任委员、第二医院谢渭芬教授,中国化工界第一位女杰青、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马光辉研究员,上海市医学会检验学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医院高春芳教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常委、医院陆伦根教授,医院消化科主任刘杰教授、医院消化科科主任杨长青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生理教研组组长戎伟芳教授,医院感染科王晖教授,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肝病科主任傅青春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罗成教授。
同时,我们还邀请了2位80后青年才俊,年国自然优青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正高级)魏炜医院肝外科、肝移植研究所副教授鲁小杰博士等多位专家共同授课,为我们带来了《肝硬化、肝癌检验诊断新进展》、《肠道微生态:肝脏疾病的新靶点》、《黄疸的诊断和处理策略》《肝硬化门脉高压的评估》等精彩纷呈的讲课。
本次活动参会人员包括来自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以及区内各社区卫生中心各级医生共多名代表,并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与会代表表示本次会议对提高专业人员的基础研究水平和临床实践能力很有帮助,亦为今后工作中新技术的治疗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消化内科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提高我院慢性肝病基础研究和临床水平,争取及时转化研究成果,打造区域医疗的优势,形成区域医疗核心竞争力,早日建成慢性肝病康复管理中心,为有需要的患者带来福祉。
上海市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