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属患了胃肠间质瘤,该如何选择正确的治疗

文章来源:消化科_消化疾病_消化疾病诊疗网站   发布时间:2021-10-24 19:23:34   点击数:
  北京中科医院都是假的 https://m-mip.39.net/czk/mipso_5153159.html

胃肠道间质瘤是最常见的一种胃肠道软组织恶性肿瘤,不同于常见的“胃癌”或“肠癌”。发病年龄多在40-65岁,部位以原发于胃多见,其次为小肠,食管和结直肠。由于肿瘤较小时多无症状,有的呈球形生长,即便瘤体很大也不产生压迫感觉和出血,所以患者很难在早期体检中发现,很多患者在首诊时就已经发生了转移。那么,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如何选择治疗方案?

胃肠间质瘤有什么特殊之处?

人体的消化道有黏膜、黏膜下、肌层和浆膜四层结构,胃肠间质瘤就是在“黏膜下”与“肌层”之间的间质细胞发生异常增生,取名间质瘤。

胃肠道间质瘤不是癌症,但是它是一种具有恶性倾向的侵蚀性肿瘤,与癌症类似,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交界性肿瘤。交界性肿瘤是介于良性及恶性之间的一种肿瘤,具有良性细胞形态,但容易复发,甚至转变成恶性肿瘤,需要及时进行正确的治疗。

胃肠间质瘤很难确诊,原因在于胃肠间质瘤不仅病程早期症状隐蔽,其临床症状也无特异性可言。如果病灶在胃部,可能会表现为消化不良、胃痛、上腹不适;如果病灶在小肠,则可能表现为腹痛、消化不良;如果病灶在直肠,则可能引起大便困难、异物感、里急后重等。而这些早期症状患者是很难察觉到的。等到发现时,可能早已发生了转移。

导致胃肠间质瘤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基因因素:研究表明,胃间质瘤的病因与基因有关系,患者家属中胃间质瘤发病率高于一般人。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是胃间质瘤的产生因素中比较重要的一种。胃间质瘤的病因与各地方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经常食用霉变、腌制、熏烤等食物,或过多摄人食盐,都可能增加胃间质瘤发生的危险性。所以大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拒绝垃圾食品,多吃水果蔬菜。

胃肠间质瘤有哪些治疗方案?

对于原发可切除的胃肠间质瘤,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措施。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手术。同时,放化疗对于胃肠间质瘤治疗效果甚微,而靶向药物是最好的选择。

但不是说原发的可完全切除的胃肠间质瘤,手术切除后并非高枕无忧了。要知道,胃肠间质瘤术后复发很常见,可达55%~90%,大多数中高风险患者都会复发,平均复发时间就在手术后2-3年左右。为了预防复发,术后辅助治疗是十分有必要的。而目前唯一有效的辅助治疗就是靶向药物。

目前市面上能够治疗胃肠间质瘤的靶向药物可以选择伊马替尼、舒尼替尼、瑞戈非尼等等。但是,在吃这些靶向药物之前,医生往往都会推荐患者进行靶向药物基因解码,这是为什么呢?

那是因为靶向药物并非人人都有效,因为不同患者突变的基因有差异,他们体内突变的基因不同。一种靶向药物一般只针对一种常见的突变基因,但并非所有肿瘤患者就都是这个基因突变了,不同肿瘤、不同患者突变的基因不同,所以,如果选择胃肠间质瘤靶向药物治疗,在治疗前首先进行针对相应的基因状态的解码分析尤为重要。

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只为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vswto.net/xhjbft/25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