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面蓝字获得更多科学、实用、贴心的儿童心理/家庭关系/个人成长资讯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又称消化不良,是指具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上述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可单独或以一组症状出现,症状可持续或反复发作,病程超过一个月或在过去的十二月中累计超过十二周。
从中医的角度看,本组疾病多属于中医“郁证”、“脏躁”、“百合病”范畴,由于临床症状各异,又可见于“呕吐”、“嗳气”、“纳呆”,及“反胃”、“吞酸”、“嘈杂”、“腹胀”、“胃痞”、“胃脘痛”等病证范围。而其中以胃脘部疼痛为主者则属胃痛,但觉痞塞满闷不适而不痛者为痞满。
《伤寒论》指出“满而不痛者,此为痞”。《证治汇补,痞满》说“痞由阴伏阳蓄、气血不运而成,处于心下,位于中央,填满痞塞,皆湿上之为病”。食阻胃肠难化,阻滞气机,升降失常,不能正常的运化,难以使纳入的食物得到很好的消化、吸收和排空,易导致饮食的停滞,也易酿生湿浊之邪,蕴结于中焦脾胃,使气机的升降失常,痞结不开,表现为痞满之证。中华中医药学会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病名进行了规范:以上腹部痞满不适、餐后早饱为主症者,应属于中医“痞满”的范围,可命名为“痞满”;以上腹部疼痛为主症者,应属于中医“胃脘痛”范畴,可命名为“胃脘痛”。餐后不适综合征属于“胃痞”范畴,而上腹痛综合征则属于“胃脘痛”范畴。
从中医学的角度探讨其病因病机,有以下几种:
1.误下伤中。邪在肌表,反攻其里,损其中气,邪乘虚内陷,邪热内结于心下,或寒热交阻与中,气机壅塞,升降失常而成痞满;
2.饮食阻滞。贪食过饱,恣食生冷,损伤中阳,胃失和降,故食滞气阻,则为痞满;
3.痰气搏结。痰凝气滞,壅塞中焦,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心下痞满,若痰饮上逆于胸,阴乘阳位,胸阳受阻,则胸膈满闷;
4.湿浊内阻。寒湿阻滞或湿热中阻,气机闭塞而成痞满;
5.情志失和、气机逆乱、升降失调引发痞满,其中以肝郁气滞为多见;
6.脾胃虚弱,中气亏虚,胃呆纳钝,气滞不畅,食少虚痞。
总之,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位在胃,涉及肝、脾二脏。脾虚气滞为基本病机,且贯穿于疾病的始终。脾虚木乘,肝气横逆,肝失疏泄,胃失和降,故脾胃虚弱为本,气滞食积,湿痰,血瘀等邪实为标,往往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肝、脾、胃三脏皆虚,脾虚是发病的基础,肝郁是致病的条件,胃气不降是引发症状的原因。
“痞满”一词,始见于《素问·五常政大论》:“备化之纪,……其病否”,“卑监之纪,……其病留满否塞”。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心胃生寒,胸隔不利,心痛否满”,说明“痞满”之证在“心”处。
《类证治裁》云:“暴怒损伤,气逆而痞”。气对于整个生命活至为重要,不仅脏腑生理功能有赖于气机协调,精神情感活动也以气行畅达为基础,
《内经》云:“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忧思恐”,“悲哀怒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
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其伤过久、过强就会成为致病因素,使人体出现病理表现。
情志失调,郁而伤神,导致脏腑内伤,气机逆乱,从而出现进一步情志变化。
情志异常与气机失序之间的关系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肝属木,性条达,主一身疏泄。
肝主疏泄,调理一身气机。若情志不遂,致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诸症迭起。
肝主升发,其疏泄和调畅气机的功能可协调脾胃气机升降。
肝为之实,肝气易乘脾犯胃,若情志过激,肝气横逆,克犯脾胃,导致脾胃升降失常,出现胀满连胁、嗳气太息等症状。
若情志抑郁,忧思恼怒,导致肝气郁结,疏泄不及,可致“木郁土壅”,
若肝气疏泄太过,则可横逆乘犯脾胃而致病,即“木旺乘土”。
《内经》谓:“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盖木气被郁,发则太过,故民病有土败木贼之候也”。
人的情志活动与内脏有密切关系,情志失调包括精神紧张,抑郁,焦虑,恼怒等方面。
情志不遂,肝气郁结,肝失疏泄,肝气不能正常升发,以致消化功能紊乱。
郁怒伤肝,肝气横逆,侵犯脾胃,出现肝脾不调,肝胃不和等证,思虑劳神过度,伤神损脾导致气机郁结,脾失健运,胃失受纳。
情志失调,抑郁不舒,使肝气郁结,疏泄失司,肝木克土,脾胃失和。
疾病的表现是复杂的,疾病更是复杂的,若是要观察、描述与分析,便需要如《素问?移精变气论》提出的“数问其情,以从其意”。
症状是疾病最基本最具体的表现,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生物性”的,症状的体察是患者的认识活动,其往往是对症状的情感体验,一般用喜、恶、欲、不欲、得…适、得…反甚等表示。症情的内容有一部分是医者的体察,包括启发患者自我鉴别的能力,也包括医者的心理交流,其中的是问其之所适,可测其性之所偏,然后顺其所适而调治。
治疗疾病,首先是要认识疾病。在疾病过程中,药石固然重要与有效,然而,心病还需心药医。趋利避害是人类最基本的本能,“病人之所喜者,必其所不足也;病人之所恶者,必其所有余也”。
痞满,有个最基本的特点,便是“满”。胃胀,不欲食,食后不消化,胀满不适,围绕的便是“满”。不欲食,便是“病人之所恶”。
从感受上,病人抗拒食物,不愿再接受任何食物,也不能再接受任何食物。
从内心上,病人是满溢的,“其所有余”。忧思郁结,心中的感受以身体的症状表现。“满”便是“结”。“满”的背后是肝郁气滞,肝气疏泄失调,是“气”的郁结与滞留。郁结是“气阻”,思虑与忧郁,是情绪是情志失调,伤及五脏六腑,究其本质,是情结。情结,是郁之“结”,亦是“满”之“结”。
阴影与情结,引起心理病症的内在结构与真正的原因。
荣格用阴影来描述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无意识内容,包括意识自我从未认识到的部分,阴影的存在总是会让我们的意识自我觉得难看或蒙羞。
诺伊曼认为阴影是人格未知的方面,它通常以黑暗的形式、以怪模怪样的邪恶图形来面临自我,面临光明面和意识的中心和代表——面临它们对于个体来说总是一次重大的经历。
疾病是有原因的,症状更是有意义的,“阴影使人生病——同阴影的交锋会使人康复!这是理解疾病和治愈的关键!一个病症永远是一个具体的阴影部分。”
在荣格看来,情结是一种心象与意念的集合,其中具有一个源自原型的核心,并且具有某种特别的情绪基调。治病当治本,这便是病之本,“结”不解,“满”不除。
同时,症状也是自我保护。“有余”所以“恶”,不再接纳。也是保护机体的限,以防止进一步伤“身”伤“心”。给机体“缓冲”与“消化”的时间与机会。也是给“结”白癜风症状西宁好的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