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幸福是历经风雨无数
转身回头你在灯火阑珊处
有种祝福是岁月山河飞度
峰回路转我心如初
李劲松(主任医师)
门诊时间:周一全天、周四上午
主任医师,副院长,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现为福建省医师协会第一届理事、福州市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常委、福州市医学会肿瘤病学分会常委、福州市中西医结合呼吸分会常委、医院管理委员会理事。从事内科临床工作29年,是我院学科带头人,在我院率先开展无痛胃镜及肠镜检查技术,长期担任临床、教学、管理等工作,从事各种消化性疾病诊治,对消化内镜的诊断和治疗有较高造诣。
立志从医怀揣梦想,向而往之。年,像许多对医学有所憧憬的年轻人一样,李劲松义无反顾地踏入了医学院校的大门,去探寻属于他的一片天地。
成为一名优秀的医学生,探寻疾病的病因,帮助更多的患者摆脱病痛的折磨,这是李劲松踏入医学院校后奋斗的目标。毕业之后,李医院,医院工作中,以消化系统和内镜检查和治疗见长。
苦练内功,铸就高超医术为提高消化内科的诊疗技术,他不断进行知识更新,想方设法学习开展新技术,满足临床工作需要。年医院进修消化内镜,年第一次到福建医院进修消化内科,年第二次到福建医院进修消化内科。从此“消化”专业,也成为了他要用一生去钻研的专业。
他的敬业,不仅表现在对业务技术的精益求精上,更体现在日常的诊疗服务中。他认真细致地了解每一位病人的病情变化,尤其对危重病人或潜在发生危险的病人,常常一天多次查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把很多危重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他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受到科室同事及实习进修医师的好评。
罗源县紧靠大山,常有老年的病人,赶了一天的车程来找他看病,更有一些从尤溪,龙岩等地方慕名而来就诊的病人,他从不推诿。有一个病人胃病很久,到泉州,厦门等地多次寻医未果,后来听闻李劲松看胃病很好,于是专程从尤溪包车来到罗源找他看病,经过几个月的治疗调养,病情康复,病人感激不尽。后来又介绍了家里的亲戚专门来找李主任看病。李劲松的名声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的传开了,大家都称他为“保胃战士”。
20多年来,他无数次成功抢救了消化道大出血、胰腺炎等多种急危重病症,从死亡边缘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用精湛的医术和赤诚与执着,赢得了广大患者的赞誉。
勇于开拓,科室稳步发展李劲松不仅是一位的消化内科名医师,还是一个优秀的学科带头人。他不仅承担专科诊疗业务工作,还主动承担全科的医生培训管理工作、坚持每日查房、主持三级医生查房、疑难危重病例讨论、科室业务学习、参加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参与胃肠镜检查工作等。因工作任务重,加班加点成常态,通宵加班也不少见。他还经常组织全院临床科室参加各种学习班及远程培训课程,培养临床一线医生热爱学习、认真钻研业务的精神,极大地提高了我院消化内科的业务水平,医院消化内科走上快速、规范的发展道路。
医院第二年,医院消化内镜人才断层,为了消化内镜更好地开展,他多次外出进修,医院的大力支持和全科人员的齐心努力下,逐步引入了无痛胃肠镜、碳13呼气等设备,极大提高了消化科疾病的诊疗水平,方便了病患者的就医,在全县享有很好的声誉。
医疗管理的领航人他同时还是分管医疗质量的副院长。医院医疗队伍的领航人,他带领着全院多人的医生团队,锐意进取,紧跟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步伐,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几年来随着医改的推进,医保付费由统筹次均定额变为总额预付,为了更好更快的适应新的付费制度,他重新学习和研究了医保的相关政策,对各科室定额进行分解,医院医保的相关措施,既控制了医保基金的超支,又最大限度的降低医保费用。在医药方面,严格执行相关文件,会同医务科、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制度,医院实现电子处方点评,并制定电子处方点评的一系列流程、措施,逐步规范医生的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治疗。
培养年轻的后辈对于年轻医生的培养,李副院长说,这同为患者解除病痛一样重要。医学在不断的发展,只有紧跟医学的发展步伐,不断丰富自己的医学知识,才能与时俱进。无论是病房,还是走廊,都能看到李劲松主任带教学生的身影,他也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年轻的医生们,提供广阔的平台,让他们有一个更好的发展。
今天,明天,后天,时间划过了李劲松主任二十九载的行医路,他始终秉持初心,医院的一名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厚德、精医、敬业、奉献”的院训深深的烙在了他的心里,他常常告诫自己和他的“队友”们:勿忘初心,践行医者使命。
赞赏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