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
科普
服务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最常见的胃肠疾病,据统计,功能性消化不良大约占比胃肠疾病总数的50%,而最大的困扰在于,部分患者会反复发作,给生活及工作带来极大困扰。那么,功能性消化不良真的治不好吗?
功能性消化不良主要由胃肠道功能紊乱引起,可表现为上腹痛、上腹烧灼感,也可表现为餐后饱胀、早饱感等,部分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嗳气等症状,这些症状排便后通常不能缓解,且可长期持续存在。
患者可仅有其中一两项症状,也可能同时存在所有症状,但并不是有上述症状的患者,就应诊断为功能性消化性不良,其它胃肠道疾病也可引起上述症状,如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溃疡、胃癌、肠易激综合征、肝胆疾病、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等,非胃肠道疾病也可引起上述症状,如糖尿病、肾脏疾病、风湿性疾病等,部分药物也可引起上述症状,如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的患者,因此,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排除性诊断,在排除其它可能引起上述症状的疾病后,诊断方可成立。
功能性消化不良目前缺乏特效药,即使药物治疗,也是经验性用药。诊断明确的患者,应避免进食引起相关症状的食物,如辛辣、刺激、生冷、高脂食物,戒烟限酒,尽量少饮用咖啡;注意调整情绪,避免相关精神因素刺激,焦虑或抑郁的患者,必要时可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如氟西汀、阿米替林、帕罗西汀等,具体药物应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使用;上腹痛、烧灼感显著的患者,可给予H2受体抑制剂,如法莫替丁,或质子泵抑制剂,如雷贝拉唑等缓解症状;餐后饱胀、早饱的患者,可给予多潘立酮、伊托必利等药物缓解症状。需要注意的是,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是一个易被忽略的因素,建议常规筛查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在根除幽门螺杆菌以后,上述症状可得到较长时间的缓解。
综上,功能性消化不良由胃肠道功能紊乱引起,但在诊断为该病之前,应排除其它可能引起上述症状的疾病。治疗上,目前缺乏特效药,主要为经验性治疗,应避免引起相关症状的不良饮食习惯;注意调整情绪,必要时给予改善情绪的药物;上腹痛、烧灼感显著时,可给予H2受体抑制剂或质子泵抑制剂;餐后饱胀、早饱的患者,可给予多潘立酮、伊托必利等药物缓解症状。
往期内容|回首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