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方便广大消化科医师及其相关人员及时获取消化疾病领域的最新进展,“消化界”特别推出“全景消化”系列栏目,定期追踪国际期刊所报道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促进同道间的学习交流,助您5分钟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和资讯。本期为大家带来有关克罗恩病的研究进展,涵盖了从机制到分型、预后预测、治疗靶点。
本期作者:路引Wendy
治疗
Nature:克罗恩病的治疗新靶点gp
Nature
IF:42.
克罗恩病(CD)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肠病,常伴有异常的组织愈合和肠道狭窄。活化的髓系细胞和基质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在CD的发生发展中可能有重要作用,而单核细胞增加可能与抗TNF治疗无应答有关。NOD2基因位点功能缺失突变是对CD影响最大的风险等位基因,其主要影响肠道狭窄的风险。然而,NOD2突变相关致病机制以及可能改善抗TNF治疗的机制尚不明确。基于此,研究者分析携带NOD2的CD患者发现NOD功能缺失可能引起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间稳态失衡。NOD风险基因携带者中CD14+的外周血单核细胞高表达胶原纤维。nod2基因敲除的斑马鱼肠道炎症模型中也可观察到肠道狭窄。活化的成纤维细胞和巨噬细胞中STAT3和gp表达上调,提示抑制gp可能改善NOD缺失细胞中致病机制激活。研究者随后证实治疗后诱导STAT3通路与抗TNF治疗无应答有关。而在斑马鱼模型中,特异性地使用gp抑制剂巴多昔芬可改善髓系细胞和基质细胞活化。该研究主要揭示NOD2突变相关CD纤维化的致病机制,并提出gp抑制剂可能作为CD患者新的药物靶点,尤其是对抗TNF治疗无应答的患者。该研究不论是对于CD致病机制的理解,还是对CD药物治疗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引用文献:
NayarS,MorrisonJK,GiriM,etal.Amyeloid-stromalnicheandgprescueinNOD2-drivenCrohnsdisease.Nature.Mar31.doi:10./s---5.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