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博导rdquo科主任带

文章来源:消化科_消化疾病_消化疾病诊疗网站   发布时间:2022-5-17 11:05:54   点击数:
  

记者:马秋月

来源:健康县域传媒

原题:我在基层建功立业

刘鹏飞:“博导”科主任带领科室连续3医院消化内科第一

“我是年毕业的,医院临床一线工作,至今已经31年了。医院参加工作时,消化内科还只是一个组,并没有设单独的科室。”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刘鹏飞告诉《健康县域传媒》记者,消化内科发展至今,已经拥有3个病区,张床位,内镜中心也成为一大特色。

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刘鹏飞

在年,消化内科只是内科设立的一个组,那时候床位15张,专科医师2名。直到年,消化内科病区才正式成立,床位升至40张,配有Olympus主机1台,胃镜及十二指肠镜各一根。刘鹏飞是在消化内科成立后升为消化内科副主任的,他回忆道,“消化内科刚成立的时候,不仅设备简陋,数量也少,只要坏了,工作就没法继续”。

由于科室在发展初期没有名气,所以病人很少。为了留住病人,消化内科团队当时把技术放在第一位,第二位才是服务。刘鹏飞表示,科室发展光有服务没有技术并非长久之计,只有技术和服务都好,患者才会来,才能可持续发展。

“所以,当时我们科室的发展方向是按着市级重点科室、省级重点科室的标准和要求做。”刘鹏飞说到。

医疗、教学、科研必须一手抓起来

刘鹏飞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从小就感受到了农村穷困,缺医少药的情况。他告诉记者,在七十年代的时候,村里很难找到一名医生,这让他觉得“赤脚医生”很时髦,而且还是老百姓特别需要的一个职业,所以在高考后,他就报了南通医学院,毕业后医院工作。在刚毕业的时候,他觉得自己有本科学历就够了,所以从没想过自己要去读研考博,甚至成为一名博导。医院非常注重青年医生的培养。在刘鹏飞工作期间,他曾到多所院校进修,在年,他还去了澳大利亚墨尔本Frankston医院进行进修。除了进修之外,他还一直保持着学习的状态,利用工作之余进行学习。在年,他拿到了东南大学医学硕士学位,年获得了苏州大学医学博士学位。他表示,做医生这个职业,“医疗、教学、科研”都必须抓起来,所以学习很重要。“读硕士、博士要毕业,就要搞科研,要发表论文,我就是这样一路学过来的,后来在我们科室申报重点专科的时候,这些研究成果就派上用场了。所以说,我学术方面的成长是和科室一起的。”刘鹏飞提道,申请重点专科,一看团队,二看学科带头人,如果学科带头人个人没有发展,不仅拿不到分还会被倒扣分。刘鹏飞告诉记者,这一路走来,英语帮了他大忙。由于那时个人英语基础薄弱,他常常会买一些中英对照的小说,对照着读。他还提道,在-年,每当轮到他值夜班,他就会随身携带一本英文对照的专业书,看不懂就反复地对照看,以增加词汇量,提升英语水平。

成为“黑马”科室

在刘鹏飞刚接手消化内科的时候,病人很少,医院宣传科帮忙宣传技术,医院同行学习、取经。在-年,消化内科连续三年参加了全国胃镜摄影比赛,从拿三等奖到拿到一等奖,成绩越来越好。“这是全国性的比赛,我们拿到的成绩证明了消化内科的专业和技术是被专家教授认可的。”刘鹏飞笑道。经过团队多年的努力,年,消化内科拿到了“无锡市医学重点专科”,并在年拿到了江苏省卫生厅授予的“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内镜下胆道支架安置术“刚开始拿到市级重点专科的时候,令业界好多同行非常诧异。可以说,我们科室是杀出来的一匹‘黑马’。”刘鹏飞提道,那时候大街上有很多看消化道(胃肠道)疾病的诊所,所以消化内科在院里并不起眼。对于消化内科来讲,拿到市级重点专科和省级重点专科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刘鹏飞表示,医院科室来讲,拿科研项目才是最困难的事,因为有些医院的科研能力的。他提到,申请到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他用了五年时间。但至今为止,他们团队已经拿了2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个江苏省省级自然科学基金。记者了解到,医院管理研究中心公布的“医院消化内科专科排名”中,医院消化内科-连续3年蝉联第一。刘鹏飞提道,“其实,是在院办通知的时候,我们才知道有这个排名。能拿到这个排名很荣幸,因为这是对我们整个消化内科努力工作的肯定”。在年5月,消化内科团队被评为江阴市“十大科技创新团队”。“这是科室成员近年来努力工作得来的荣誉。”刘鹏飞说,在消化内科发展过程中,科室成员很团结,凝聚力也极高。对此,他感到非常欣慰。

坚持技术创新,为人民健康服务

医院有两个院区,每个院区内都设有内镜中心,其中敔山湾院区是平米,城中院区是平米。刘鹏飞告诉记者,胃镜、肠镜是他们科室的看家本领。他提道,内镜中心目前拥有18间诊间,目前常开的是8个诊间。内镜中心目前配备了国际最先进Olympus系列电子内镜主机6台、主机4台,以及各类高清电子胃肠镜60余根。“现在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随着设备到位,我们的技术也在不断完善,绝大部分四级手术都能做下来。”刘鹏飞提道,在年,消化内科完成胃肠镜诊治4.7万人次,其中,包括无痛胃肠镜1.7万人次。近年来,消化系统肿瘤严重威胁人民的健康,但当很多人发现它的时候,就已经到了中晚期,形势特别严峻,国家卫健委针对这个问题要求进行消化道早癌筛查行动。刘鹏飞表示,江阴市是消化道肿瘤高发地区。消化内科团队结合消化内镜技术,创立了以内镜诊治为主导的消化道肿瘤“早诊早治”三步法体系。后来因为好多患者对胃镜肠镜检查恐惧,开展了无痛胃肠镜手术,让患者在睡着的过程中做完手术。“无痛胃肠镜百姓接受度高,之前一年也就几十例,几百例。”刘鹏飞认为,消化道肿瘤“早诊早治”工作,他们目前一直在推进。

内镜中心医护团队——爱心

刘鹏飞认为创新是科室发展的动力。在他的带领下,消化内科紧跟医学发展潮流,通过不断地学习最新医学文献,寻找创新与科研的突破口,即使到了下班时间,内镜中心依然是紧张有序的工作状态。严谨细致,互帮互助,能战斗能吃苦,团队凝聚力高已成为消化内科团队的一大特性。记者了解到,在刘鹏飞带领下,消化内科创立了以“微创”为特色的内镜下诊疗技术,如食管静脉曲张内镜下套扎及硬化剂注射、内镜下胆总管取石等,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佳等特点,极大地降低了患者的医疗花费。“消化内科发展至今,拥有员工人,其中,医学博士5人,硕士20人。”刘鹏飞告诉记者,医学博士都是在参加工作以后,由医院、科室培养出来的。自工作以来,刘鹏飞得过很多荣誉称号,但他最看中的还是自己医生的身份。他提道,这31年来,他一直在临床一线工作。记者了解到,他每天早上都会提前半小时至一小时到消化内科病房,每周无论多忙,都会抽出时间查房,与病人家属进行沟通,并制定详细的医疗方案。每当有人塞红包,他都会把红包数额返还到病人的住院账户里。只要病人需要,无论白天还是黑夜,他总能在第一时间出现,挽救病人生命。“健康所系,生命相托。从踏出医科大学校门成为一名临床医生那刻起,职业特点就注定我们要为人民的健康事业服务一生!”这是刘鹏飞经常说的一句话。

声明: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在此向原作者表示感谢。除非无法确认,医管界都会标明作者及出处。如有侵权烦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删除。

公开课

9.20-21杭州-医疗机构新媒体训练营9.27-29上海-世界技能大赛健康和社会照护项目推广会10.18-19南京-新媒体时代的医疗机构宣传怎么做10.18-20北京-当前我国医养结合的成功模式和案例研修班10.25-27南京-医疗机构内训师训练营内训课

医疗机构内训师训练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vswto.net/xhjbrw/263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