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饱腹感的产生受到人脑控制,在下丘脑中有控制食欲的神经,当人体摄入食物后,血液中的葡萄糖和游离脂肪酸含量升高,神经中枢受到血液中葡萄糖的刺激后,引发兴奋,就产生了饱腹感,觉得自己吃饱了,控制食欲。
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肚子感觉吃饱了,嘴巴却忍不住想吃东西,总觉得自己还能再吃点儿。吃完正餐后,刚换个位置,又想拿点零食或者水果吃。有的人戏称自己有两个胃,一个胃放主食,一个胃放零食。
但总是会出现肚子饱了,嘴巴却止不住的吃东西,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吃撑了,肚子圆了,身材也胖了。如果你本身存在糖尿病、高血脂等问题,也会在无形之中升高血糖和血脂。
01为什么肚子饱了,嘴巴还想吃?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想和大家讲一下人们感觉到的“饱”和“饿”是怎么来的。
人们感觉到饱和饿相关度最高的器官是胃部,但真正影响食欲,饱腹感以及控制进食的却是大脑。
当人体开始进食后,血糖浓度会在逐渐上升,并且趋于稳定,大脑会接收到信号,并且产生“吃饱了”的感觉,但实际上,胃部感知“饱”的速度比较慢,可能这会儿还没有感觉。人们就会出现,脑袋觉得饱了,却忍不住的想吃。
长时间没有进食后,身体内的血糖被不断消耗,逐渐降低,这时大脑又接收到了信号,就会释放饥饿的感觉,提醒人们进食。
在你感觉肚子吃饱后,仍然管不住嘴的行为,其实只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美国的一名教授也提出了一个词——特定感官饱腹感。
02什么是特定感官饱腹感?
如果人们只吃一种食物,比如牛排,就算味道很好吃,也会因为食物类型单一,导致食欲下降,容易出现吃饱、吃腻的感觉。但如果在牛排旁边摆上蔬菜、水果以及土豆泥等其他口味的食物,就会重新激发人们的食欲,就算你吃饱了,也会忍不住接着吃,食欲更加旺盛。
对很多人来说,特定感官饱腹感能够调节人体的食欲,帮助人体吸收更多种类的食物营养,但与此同时,可能也会因为多种食物的选择,促进人体不断进食,摄入的食量增多,对人体内的肠胃消化、血糖稳定等也会造成影响。
吃饱和饱腹感,不是一个概念
当人们吃了一些“占地方”的食物后,食物可能给胃部一定的压迫感,让人感觉到“饱”,但这时出现的饱往往是假的。比如喝水或者吃糯米食物等,可能迅速占据胃部的空间,给人吃饱了的感觉,但实际上,很快水分流失或者进入肠道消化后,很容易又饿了。
这就不能称之为饱腹感。
真正的饱腹感应该是在吃完饭后能够维持一段时间并且在下一餐进食前仍然不会让人感到饥饿。产生这种情况大多是受到人体内的激素影响。只有吃了饱腹感比较强的食物,才能控制食量、稳定血糖等影响食欲的激素,保护肠胃。
03医生教你几招,调控食欲,你想学吗?
根据方法的难易程度,先从比较简单的开始说起。
方法1:选择容易产生“饱腹感”的食物
难度系数:☆
吃的东西都差不多,人体能够摄入的食量也是差不多的。但不同的食物产生的饱腹感不同。在控制每天进食的总热量的同时,尽可能选择体积大、水分足、纤维素高、消化慢的食物。
薯类食物比如红薯、白薯、土豆等,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抗性淀粉,并且也有相当多的淀粉,这些成分能够在进入人体后,产生一定的饱腹感,比吃米饭、面条等,更“抗饿”。
食物中,蔬菜是营养素含量比较多,但热量低、水分多、体积大的一类食物,黄瓜、黑木耳等都适合用于产生饱腹感,控制食欲。
胃口比较大的人,比较适合在吃饭时用蔬菜来打牙祭,帮助产生更强的饱腹感,也能在胃部帮助食物进行消化吸收。保证每天蔬菜摄入量达到1斤,绿叶蔬菜的比例达到50%左右,比较好。
方法2:吃饭速度减慢
难度系数:☆☆
你知道吗?根据研究显示,将吃饭的时间从17.2分钟延长至33.7分钟后,实验者的食量从原本的克减少至克,这只是一餐的摄入量减少,日积月累后,食量差距也会变大。而吃饭速度比较快的人,更容易发胖。
这里告诉大家两个数字:20分钟和30次。
人们进食后,到脑部产生饱腹感大约需要20分钟,如果你吃饭的时间在20分钟内,那么吃再多也不容易产生饱腹感。细嚼慢咽更能减缓吃饭速度。
30次是咀嚼食物的次数,每一口食物都充分咀嚼,能够帮助减慢吃饭的速度,从而产生饱腹感,控制食欲。
方法3:避免不吃主食、节食等容易饿的行为
难度系数:☆☆☆
如果你总是刻意节食或者不吃主食,会让身体对主食等碳水需求更大,一吃就停不下来。
建议人们选择按需分配主食的方式,将主食平均分配至三餐中。并且可以在早中晚三餐中适当用水果等代替主食,从而减少人体对主食的渴望。对控制食欲也有帮助。
方法4:管住嘴,不能馋
难度系数:☆☆☆☆☆
这是最难的,因为主要是心理上的问题,很多人管不住自己的食欲,越吃越多。不妨在吃饭后选择起来走动、远离就餐区,“眼不见为净”。
如果你再出现肚子已经感觉饱了,但嘴巴忍不住想吃东西时,不妨试试这几个方法,或许能控制食欲。
结语:对人体而言,饱腹感的产生其实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食物类型、饮食方式、生活习惯等都是影响饱腹感的因素之一。睡眠不足、压力过大等因素可能降低饱腹感,饮酒也可能诱发食欲增大。学会控制食欲,对健康比较有益。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