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螃蟹养殖”中的常见疾病

文章来源:消化科_消化疾病_消化疾病诊疗网站   发布时间:2016-11-1 8:21:26   点击数:
  如何治疗“螃蟹养殖”中的常见疾病

帮邦小黑便携式水质检测仪前台元上线1小时被抢空,没抢到不要着急,现又推出台进行砍价活动,最低可砍到元,已有多人参与活动,长按下方   在养殖螃蟹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常见的疾病,现在把螃蟹以生的几种疾病防治方法告诉大家:1、水霉病病蟹体表,尤其是伤口部位,生长着棉絮状菌丝,病蟹行动迟缓,摄食减少,伤口不愈合,导致伤口部位组织溃烂并蔓延,造成死亡。该病因河蟹受伤,霉菌侵入伤口所致。防治方法:①用食盐水3%~5%,浸洗病蟹5分钟,并用碘酒5%,涂抹患处。②在扦捕、运输、放养等操作过程中勿使蟹体受伤。③用孔雀绿0.25ppm,全池泼洒,隔5天后再施1次。2、纤毛虫病病蟹的关节、步足、背壳、额部、附肢及鳃上都可附着纤毛虫类的原生动物。病蟹体表污物较多,活动及摄食能力减弱,重者可在黎明前死去。该病是因池水过肥,长期不换水,纤毛虫类原生动物大量繁殖并寄生于蟹体所致。防治方法:①用新洁尔灭0.5~1ppm与高锰酸钾5~10ppm混合液,浸洗病蟹10分钟。②用孔雀绿0.2~0.3ppm,沿池边水草等河蟹密集处泼洒。③用甲醛5~10ppm,全池泼洒。④用硫酸酮、硫酸亚铁(5:2)合剂0.7ppm,全池泼洒。3、肠、胃鼓气病病蟹消化不良,肠、胃发炎,胀气,打开腹盖,轻压肛门,可见黄色粘液流出。该病是由于投饵不均匀或变质或难于消化的饲料而引起的。防治方法:①定时投饲。②在饲料中加入大蒜,每千克饲料加大蒜克,连喂3次。③每千克饲料中呋喃唑酮1克,制成药饵,连喂3天。4、蜕壳不遂病病螃蟹的头胸甲后缘与腹部交界处出现裂口,但不能蜕去旧壳,病蟹周身发黑直至死亡。发病原因与在生长过程中缺乏某些矿物质元素有关。防治方法:①定期用生石灰10~15ppm,全池泼洒。②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蜕壳素及贝壳粉、骨粉、蛋壳粉、鱼粉等矿物质含量较多的物质。5、曲弓反背病该病幼体腹部出现褐色块斑,肠道无食物,尾部向背弯曲至头部,造成幼体死亡。防治方法:用土霉素0.5ppm,定期消毒养殖池水体。6、聚缩虫病聚缩虫病属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缘毛目、钟虫科。聚缩虫成树枝状,个体着生许多纤毛,固着于物体上形成很大的群体,其根部寄生于河蟹溞状幼体的头胸部、腹部处。抱卵蟹的卵粒也有聚缩虫寄生。当受到刺激,整个群体即会收缩。当海水盐度0.,水温18~20℃,聚缩虫在溞状幼体上迅速繁殖。感染强度1~5个,超过幼体大小的2~3倍,使幼体漂浮于水面呈白絮状。被感染的溞状幼体活动能力弱,体质瘦弱,蜕皮困难,严重的出现死亡。防治方法:目前采用甲醛或新洁尔灭二种药物。使用新洁尔灭浓度为10ppm,全池泼洒,侵浴30~40分钟。使用甲醛浓度为20ppm全池泼洒,侵浴8小时,但在1天内应进行水体交换,以排除剩余的甲醛。7、菱形海发藻病菱形海发藻属浮游硅藻类羽纺藻目,其细胞以胶质相连,形成星状或锯齿状的群体,壳环面呈狭棒状。菱形海发藻细胞长30~微米,宽5~6微米,分布极为广泛,当海水盐度达0.03左右,水温18~20℃时,在水质肥沃,光线充足的培育池内,可在溞状幼体上迅速繁殖。溞状幼体附生海发藻后,不断扭动腹部挣扎,力图摆脱,受害的溞状幼体4~5天内死亡。防治方法:一般采用增加换水次数,控制光照,适当加温来促进幼体变态等预防措施。8、蟹奴病蟹奴属甲壳纲、蔓足类、根头目。蟹有寄生蟹奴的,没有十分明显病灶,仅腹面的脐略显肿大,揭开脐盖,可见直径2~5毫米,厚1毫米的乳白色或半透明颗粒状虫体。蟹奴寄生后直接破坏河蟹的性腺发育,造成河蟹生长缓慢,及至不能食用。该病主要是池水含盐量在0.以上,蟹奴大量繁殖,幼体扩散感染所致。蟹奴病流行有季节变化,雌体比例大于雄体,大致从7月份开始,9月份达高峰,10月份后逐渐下降,11月份后基本停止。防治方法:①彻底清塘,杀灭蟹奴幼虫,常用漂白粉、敌百虫、甲醛等。②更换池水,注入新淡水。③用高锰酸钾20ppm溶液,浸洗病蟹10~20分钟。④用硫酸铜8ppm溶液,浸洗病蟹10~20分钟。⑤硫酸铜,硫酸亚铁(5:2),用0.7ppm溶液,全池泼洒。9、腐壳病水产病蟹步足尖端破损,成黑色溃疡并腐烂,然后步足各节及背甲、胸板出现白色斑点,并逐渐变成黑色溃疡,严重时甲壳被腐蚀成洞,可见肌肉或皮膜,导致河蟹死亡。该病是由河蟹步足尖端受损伤感染病菌所致。防治方法:①用生石灰彻底清塘,保持水质清洁,夏季经常加注新水,清除塘底淤泥。饲养期间,定期用生石灰全池泼洒,其浓度为15~20ppm。②治疗用漂白粉20ppm浓度全池泼洒,并在饲料中加磺胺类药物,每千克饲料加药1克,连续喂3天。10、着毛病在河蟹的颊部、额部、步足关节上附着水绵等丝状藻类以后,使得河蟹行动缓慢,进食减少,如堵塞出水孔,造成河蟹窒息死亡。这种病,一般在4月底5月初发生。防治:①忌用农田肥水。②4、5月河蟹生长蜕壳的高峰期过后,用青灰(草木灰)遮挡1/2的池塘水面,使水绿缺少阳光而死,并将死去的水绿捞出。③6~7月份,每亩用20千克生石灰(水深1米)全池泼洒,通过提高pH值,抑制水绿滋生,隔10~15天再用1次,杜绝此症的感染。④用硫酸铜全池泼洒,使用浓度0.8ppm较好地杀灭青苔。⑤用生石膏粉全池泼洒呈25~30ppm,连喷3次,每次间隔时间3~4天。11、黑鳃病病蟹鳃受感染变色,病轻时左右鳃丝部分呈现暗灰或黑色,病重时鳃丝全部变成黑色,病蟹行动迟缓,呼吸困难,俗称叹气病,该病多发生在成蟹养殖后期。水环境条件恶化是发病的主要原因。防治方法:①用生石灰清塘,清除塘底淤泥,饲养期间如发病,用生石灰水全池泼洒,浓度为15~20ppm,连续使用2次。②将病蟹放在2~3ppm呋喃唑酮溶液中浸洗3~4次。12、烂肢病病蟹腹部及附肢腐烂,肛门红肿,摄食减少或停食,活动迟缓,最后无法蜕壳而死。该病是因在扦捕、运输、放养过程中受伤或生长过程中敌害致伤感染病菌所致。防治方法:①操作要细心,勿使蟹体受伤。②放养前用呋喃唑酮2ppm溶液浸泡10分钟后投放。③用土霉素或呋喃西林1ppm全池泼洒。④用生石灰15~20ppm,全池泼洒,连续使用2~3次。13、水肿病病蟹腹部、腹脐及背壳下方肿大呈透明状,病蟹在池边停食,在池的浅水处死亡。该病是因在河蟹养殖过程中其腹部受伤感染病菌所致。防治方法:①在养殖过程中操作要细心,勿使蟹体腹部受伤。②用土霉素或呋喃西林1ppm,全池泼洒。③用呋喃唑酮0.2ppm,全池泼洒。

(文章来源:中国水产网)

巡塘只能靠经验和猜测?帮邦推出巡塘必带神器——“帮邦小黑”,只需几秒钟,塘口溶氧、水温轻松掌握!便携,智能,简单,实惠。砍价抢购活动火热进行中,了解详情







































白癜风的发病原因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vswto.net/xhjbft/13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