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消化科专家吴晖主任谈冬病夏治

文章来源:消化科_消化疾病_消化疾病诊疗网站   发布时间:2021-9-24 16:05:14   点击数:
  白癜风疗效 http://m.39.net/pf/a_4687762.html

专家简介:吴晖

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主任中医师。吴主任从医28年,她勤奋钻研中医传统精华和现代医学前沿技术,经验丰富、医术精湛、手法独到,尤其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急慢性胆胰疾病、顽固性腹水;中药内服及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她服务亲情、关爱患者,许多人慕名求治,深受患者和家属好评,有的赠送锦旗、感谢信,并当选丹东市党代表。

听说“三伏贴”对胃肠消化不好有益。请中医消化专家给介绍一下好吗?答“三伏贴”对胃肠消化功能大有益处。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利用“三伏天”天气最热阳气最旺,人体皮毛腠理疏松,荣卫通达的时机,将特定药物贴敷于体表穴位,通过药物渗透和刺激经络,达到调整气血、平衡阴阳、鼓舞阳气、扶正祛邪的目的。脾胃健康是寿命长短的重要因素 “三伏贴”是调养脾胃的好方法

中医讲:“脾胃为仓廪之官”、“后天之本”,为五脏六腑运化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人体元气充足,才能抵抗病邪侵扰。养脾胃就是养元气,养元气就是养生命。脾胃的健康是决定人的寿命长短的重要因素。“脾胃虚百病生”“治脾胃以安五脏”。调养脾胃至关重要,三伏天,阳气生发最快,扶正祛邪能力最强,此时健脾、养胃、祛湿、理气、温中正是好时机。选择“三伏贴”就是在“初伏”、“中伏”、“末伏”的第一天,用特定的中药粉末贴敷在特定的穴位上,进行调养。脾胃病如何选择“三伏贴”?

中医治病需分清寒热虚实阴阳表里,常常同病异治、异病同治。讲求因人制宜、辨证论治。脾胃科针对常见症状,归纳症候后研制四类药贴以适合不同人群,分述如下:(1)健脾贴。适合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者。病症表现:胃脘隐痛不适、体倦乏力、精神不振、面色少华、食欲不振等。(2)祛湿贴。适合湿气重者,病症表现:胃痛胃胀、口苦口臭、面色晦暗、头晕乏力、大便粘滞不爽等。(3)温中贴。适合脾胃虚寒阳气不足者,病症表现:胃寒怕冷、手足不温、大便溏泻等(4)疏肝理气贴。适合肝火旺,气机阻滞者。病症表现:胃脘胁肋胀痛、心烦易怒、反酸烧心、呃逆、口苦口臭、大便难解等。为更好达到贴敷效果,“三伏贴”需注意如下细节:

一、贴敷后皮肤出现异感时:辛温的中药有一定的皮肤刺激性,贴敷时间应严格遵从医嘱,不可为追求治疗效果,长时间贴敷药物。如果出现明显的红、肿、痛及瘙痒,应避免抓挠,及时揭掉药膏。二、贴敷时衣物穿着方面:“三伏贴”选穴时,经常需要暴露胸腹部及腿部,故贴敷当天应尽量选择容易穿脱或宽松的衣物,可方便暴露穴位。由于穴位敷贴采用中药粉末进行局部胶布贴敷,中药粉末可随汗液浸染衣物,故选择深色衣物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三、“三伏贴”饮食及起居方面:穴位敷贴当天,要避免食用生冷、油腻等刺激食物。日常起居也应注意避免出汗受风,进出空调房间应注意加减衣物。

医院消化科专家 吴晖主任 特别提示:

一、贴敷时间:由于今年三伏天总共40天,从夏至到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今年出现5个庚日,则中伏为20天;初伏和末伏仍是10天。因此,我们在今年中伏里增加了一次“加强伏贴”,大家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三次或四次贴敷即可。贴敷具体时间如下:

头伏:7月11日(星期日)

中伏:7月21日(星期三)

加强伏:7月31日(星期六)

末伏:8月10日(星期二)

二、“三伏贴”是传统中医药精华之一,医院专科贴敷为好。由于病情不同、药物不同、穴位不同,由专业医师根据辨病选穴、因人而异,这样防治疾病的针对性更强,才会达到“三伏贴”冬病夏治的最佳效果。▍内容来源:丹东广播电视报宋晓瑾代垚记者宋娜▍图文编辑:刘小某 summer慧敏(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vswto.net/xhjbft/25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