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最常见的癌症里,胃癌的发病率排第二。
而作为目前已知能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与胃癌的发生息息相关。
对于幽门螺杆菌,很多人也有不少疑问:
感染了一定会得胃癌吗?如何预防感染?……今天段医生就来跟大家好好聊聊——幽门螺杆菌那些事儿。
幽门螺杆菌,为什么能在胃里生存?
由于胃液的ph值在1.5~2.0之间,属于强酸性,大多数细菌都很难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下生存。
但幽门螺旋杆菌有一个很长的触角,能够很牢靠地粘附在胃黏膜壁上。同时,它还能产生尿素酶,将食物中的尿素分解为氨和二氧化碳,从而在细菌周围形成碱性的保护层。所以,幽门螺杆菌可以在胃里面自由自在地“生活”。
幽门螺杆菌,有什么危害?
目前国际指南及共识一致认为,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性疾病,与多种消化系统疾病关系密切。
虽然在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多数人并无症状和并发症,仅有少部分患者出现消化不良等症状。
但长期在胃黏膜上潜伏的幽门螺旋杆菌,会不断分解一些有害物质,损害胃黏膜,从而可能造成慢性活动性胃炎、糜烂和溃疡,甚至导致胃癌。另外,它还可以在牙菌斑上生存,在口腔内发生感染后,产生异味,导致口臭等。当存在以上症状时,医院就诊,并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一定会得胃癌吗?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并不是导致发病的直接原因。胃癌的发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是遗传因素、饮食习惯、药物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并非单一因素能够决定。另外,不同部位胃癌和幽门螺杆菌的相关性也有差异,菌株毒力的不同也会影响疾病的发生。但数据显示,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确会降低后续胃癌发病风险。怎样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
1.家庭实行分餐制,避免聚集性感染。共餐,是传播幽门螺杆菌的潜在感染因素。提倡分餐制,并使用公筷公勺;不要对孩子口对口喂食,避免将大人口腔、肠胃里的细菌传染给孩子。另外,餐具器皿也应定期消毒,谨防“菌”从口入。2.少吃刺激食物,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生冷、太烫及辛辣的食物,可能会刺激胃黏膜,降低人体对病菌的抵抗力。3.勤洗手,注意口腔卫生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减少感染风险。4.高危人群定期检查对于有胃癌家族史、患消化性溃疡、有慢性胃炎、长期有不良饮食习惯等高危人群,要定期进行检测。一旦确诊感染,应积极进行正规治疗,尽早消除这一危险因素带来的潜在致癌风险。??????
1.段飞医生专业擅长: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性胃炎、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胆囊炎、慢性肝病、消化道肿瘤、肝豆状变性以及因情志因素引起的消化系统疾患。
2.本文科普医生为段飞医生,内容不能作为具体的诊疗建议使用,亦不能代替执业医师面诊,仅供参考。3.以上内容禁止转载,好大夫在线尊重知识产权保护,如对以上内容有异议,请您联系邮箱xinmeitihao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