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岁的刘爷爷,呕血,黑便1天,以“上消化道出血,消化性溃疡”于7月6日入我院治疗。入院后予抑酸、止血、补液处理,但患者持续黑便,血红蛋白短时间内由g/L降至72g/L,再降至57g/L,心率加快,全身冒汗,血压降至90/50mmHg,出现休克症状。
消化科黄健主任查房后立即指出患者系上消化道大出血,并有出血性休克,随时有生命危险,必须立即联系输血和急诊、麻醉、胃镜检查,明确出血原因,同时进行镜下止血。
麻醉科温美金主任接到麻醉通知后,马上赶到病床边对患者进行麻醉风险评估,考虑到患者已经出现休克,年龄大,检查手术时间长,风险高,决定亲自给予麻醉。
急诊胃镜中,在内镜室护士们的密切配合下,用冰盐水反复冲洗吸引,最后在残胃后壁发现一小动脉畸形破溃出血,明确出血原因为杜氏病出血。
然而,由于出血部位正好位于残胃后壁,镜下止血难度非常大,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反复调正位置,终于在出血部位用三枚钛夹连续夹闭破溃血管。经过一个多小时紧张有序的抢救,血顺利止住。近日,患者已痊愈出院。
消化内科专家提醒:消化道出血,可能是少见的杜氏病
杜氏病(Dieucafoy病),是一种胃粘膜下恒径动脉畸形引起的出血,好发于胃,亦可发生于十二指肠或小肠、大肠,是一种少见的引起消化道大出血的病因,常导致出血性休克,如不及时处理,可导致死亡。
供稿:廖璇
编辑:宣传科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