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萧树东教授
做好南院消化科工作
——医院南院消化科
我们敬爱的萧树东教授与世长辞了。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悼念这位消化内科领域国际巨星,也禁不住一次又一次缅怀他老人家对我院消化学科(乃至我国胃肠病学领域)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缅怀他卓越的学术成就和坚毅求真学术品格,缅怀他谦逊儒雅和诲人不倦的学者魅力。萧树东教授就是一面不朽的旗帜,永远激励和指引我们在学科发展的征途上锐意进取,不断取得更大的成绩。
萧树东教授是我院消化学科的缔造者之一,
也曾是长时期的学科领路人。
萧树东教授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江绍基教授共同创建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奠定了我院消化学科发展的基础。并共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科人才(如现任学科带头人房静远教授等)。正是因为萧树东教授以及历任学科带头人一脉相承,带领同仁不懈努力、勤勉耕耘,才会有消化学科如今的辉煌成就。
萧树东教授对我国消化病学事业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萧树东教授一贯致力于让中国的消化系统健康事业与世界接轨。经过与国内同行的艰苦努力,在他担任中华医学会消化学分会主任委员期间,我国胃肠病学学术组织被世界胃肠病学会以及亚洲和太平洋地区胃肠病学会接纳为正式成员。他本人被授予“世界胃肠病学组织大师”(迄今为中国消化界唯一获此殊荣者)。被推举担任亚太胃肠病学会的主席。他着力推动和开创了中国消化疾病学界走向世界,并倍受重视的局面。
萧树东教授的学科发展思路使我们受益至今。
萧树东教授在领导学科发展时的特点之一是敏锐把握学科发展动向。他特别重视引进和发展前沿的应用技术。他对消化内镜工作的开展特别重视就是一个突出的范例。萧树东教授领导学科在国内第一批引进纤维消化内镜设备,并完成首例纤维胃镜的检查操作。后来又亲自开展各种当时先进的消化内镜技术。实践证明消化内镜技术史消化内科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直到今日,国内同道仍然非常钦佩萧教授许多类似的英明决断。
萧树东教授引领学科发展的另一个特点是在亚专业布局方面即全面又重点的全局意识。他指引学科同仁,根据学科同仁的特长,综合考虑亚专业结构的布局,提升学科在国内外的综合竞争力。对于科研方向的选择,萧树东教授有着鲜明的思维导向。首先是聚焦临床实践中的问题,以解决临床难点和热点问题为最终目标,选定科研工作的方向。比如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问题,以及胃肠恶性肿瘤的有效防控等我们学科传统优势学术方向,均是当时最前沿的研究热点。在发展目标上,他教导大家瞄准国际前沿,坚持高起点,保持先进性。秉承他的发展理念,在历任学科带头人和同仁们的团结努力下,目前在多个亚专业领域,如幽门螺杆菌相关疾病、炎症性肠病、功能性胃肠病、胃肠粘膜癌前状态、非病毒性肝病等在全国一流的领军人物中,都能看到我们学科团队的成员。
萧树东教授还特别善于创建学术交流和成果展示的平台,以促进学科的发展。他和江绍基院士创立的“上海国际胃肠病学学术会议”,在历任学科带头人的不屑努力下,已成为颇具影响的国际学术交流会议平台。他创立的《胃肠病学》和《JournalofDigestiveDisease》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萧树东教授的学者作风,为师做人的优秀的品格,永远是我们行为楷模。
萧树东教授留给同僚以及弟子们的深刻印象的还有他谦逊求实,实干儒雅的人格魅力。萧老师为人真诚,和善儒雅;做事认真,坚定执着,一步一个脚印。作为学科带头人,萧树东教授的领导艺术是务实求真,就事论事。作为桃李满天下的教育家,他对学生亲切和蔼,循循善诱,言传身教。
仁济南院消化科全体同仁决心化悲痛为力量,以理想的成绩告慰萧老
年南院运行前以及以后的一段时期,萧树东教授多次询问在南院消化科工作的干部职工关于南院消化科的建设情况,嘱托要临床科研发展并进。语重心长地谈及医院南院的建设就如同当年东院建设一样,医院新一轮发展的契机。南院消化科的建设也对扩大消化学科的业务,丰富临床资源有利。南院消化科的同仁也一直牢记萧树东教授的嘱托和勉励,努力做好各项工作,以理想的成绩告慰萧老。
——仁济南院消化科全体成员
长按识别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