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做肠镜检查
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在我国已经成为一个高发肿瘤,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据今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的数据,无论男女,都位列肿瘤发病率前三名。肠癌约90%是肠息肉演化而来,它从腺瘤性息肉演变为癌变,一般需要5-10年的时间,因而,在息肉阶段发现并切除,是预防肠癌的有效途径,而发现肠息肉最好的检查,就是肠镜检查。所以,到消化科看病,医生往往会建议你做一次肠镜检查。尤其是40岁以上人群及有肠道症状者。
在美国,大肠癌是高发癌症之一,也是二号癌症杀手。在中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肠癌的发病率也迎头赶上。■每个人的风险不同,平均来讲,大约每二十个美国人中就有一个人可能会患大肠癌。如果直系亲属中有人患直肠癌,风险会增加两到三倍。■90%的大肠癌见于50岁以上的人群。近年,年轻人的发病率有所增长。■大肠癌早期症状既不明显也不典型,非常容易被漏诊。早期症状包括便血,黑便,排便习惯改变(突然便秘或腹泻,次数增多,排便不尽等),大便性状改变(变细变形等),腹胀腹痛,不明原因的贫血或体重减轻等等。■大肠癌的危险因素包括肥胖,吸烟,过度饮酒,过多摄入红肉及加工肉制品,缺乏体力活动,家族史,遗传因素及其它肠道疾病等。■大肠癌的预防包括控制体重,戒烟,调整饮食结构,减少肉食,多摄入高纤维食物,坚持规律的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情等等。在50岁以上的人群里,大约15%的女性和25%的男性都有这种癌前息肉。筛查的目的就是发现这些癌前病变和比较小的早期癌症,及时干预。
虽然大肠癌仍然是高发癌症之一,但是大肠癌也是可以预防的癌症之一,这一点至关重要!如果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大肠癌的治愈效果很好。
过去二,三十年,美国大肠癌发病率一直呈下降趋势,至少部分得益于各种筛查手段的推广。从到年,在美国50岁到75岁的人群中,肠镜筛查率从19%上升到55%,同期,大肠癌发病率下降了30%。
在中国,大肠癌也已经成了高发癌症,而且大多数发现时就已经是中晚期。更可怕的是,中国大肠癌年轻化趋势很明显。
中国人肠癌的平均发病年龄是48.3岁,比美国人肠癌的平均发病年龄(69.8岁)整整年轻了20岁。所以,早发现早治疗尤其重要。
美国癌症协会和FDA推荐的大肠癌筛查方法有好几种。肠镜大概是其中最直接有效的手段。肠镜不仅可以直接检查肠道,同时还可以去除可疑的病变。
做肠镜痛苦吗
医院都有“无痛肠镜”。做之前,通常是消化科内镜医生给病人用一些镇静药物,必要时请麻醉科医生做麻醉。所以,99%的病人都可以轻松地完成肠镜检查。绝大多数病人要么昏昏欲睡要么一觉醒来根本不记得做过这样检查。无痛检查就会减轻许多或者完全没有疼痛。睡一觉,检查就结束了。预防肠癌,有哪些筛查方法?
1、CT肠造影(CTColonography):CT影像检查,每五年做一次。病人同样需要清理肠道,但不需要镇静剂或者麻醉。受分辨率所限,很小的病变可能看不出来。如果发现异常仍需要做肠镜。2、直肠镜(FlexibleSigmoidoscopy)和乙状结肠镜:类似肠镜,但是只检查直肠和部分结肠。每五年做一次。病人需要简单的清理肠道,大部分时候不需要镇静剂或者麻醉。和直肠指诊一样,只能诊断大肠的下段,对高位病变无能为力。3、粪便潜血检查(Guaiac-basedFecalOccultBloodTest,gFOBT)和粪便免疫化学检查(FecalImmunochemicalTest,FIT):都是基于粪便中血液的检查。病人无需清理肠道或者麻醉,按程序留取粪便送去检查即可。每年检查一次,如果检查结果阳性,需要做肠镜。4、粪便DNA检查(StoolDNAtest):检测粪便中的有可能跟癌前病变或癌症有关的DNA变化,同时也可以检测便血。每一到三年做一次。如果检查结果阳性,需要做肠镜。5、胶囊内镜:胶囊内镜检查前准备与大肠镜检查相似,它是一次性使用,无肝炎、艾滋病等交叉感染机会,无痛、无创、无穿孔风险的消化道疾病诊断最佳手段之一。缺点是无法取活检。6、肿瘤标志物检查:只能作为辅助手段。大肠癌是高发癌症之一,但也是可防、可控、可治愈的癌症。除了控制体重,戒烟,调整饮食结构,坚持规律运动,保持良好心情之外,早期筛查对适龄人群至关重要。筛查方法不止一种,肠镜检查最为直接有效。开始筛查的时间,具体筛查的方法因人而异,医院听专业医生的建议。胃您健康·肠伴左右
医院
痔疮
便秘
腹泻
肛周脓肿
肛瘘
肛门瘙痒
肛门坠胀
肠炎
肠息肉
肠道功能紊乱
胃炎
幽门螺旋杆菌
长按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