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赵星月健康报
“十四五”时期,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将超过20%,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一年里,老龄制度框架加速搭建,目标既定,路径既明;一年里,老龄服务体系趋向完备,供需相适,医养相融;一年里,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正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然而,归根结底,评价老龄工作,最具发言权的是老年群体。
医院康复科举办节日同乐会,医务人员和住院老人一起欢度节日
浙江省杭州市绿园弄邻里中心日间照料中心的工作人员在询问老人的身体状况
01
多些耐心和包容
在新冠肺炎疫情突袭之初,对于无法熟练操作智能设备的老年人而言,那段时间阻碍重重。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在4.16亿非网民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比为46.0%,占老年人口总体的72.3%。非网民群体由于没有接入网络,而在出行、消费、就医等日常事项中遇到各种不便。其中,没有“健康码”无法进出公共场所的,排在首位,占非网民的27.2%;买不到票、挂不上号的,占24.9%。
老年人“数字融入”困境成为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社会治理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