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依据《幼儿园因病缺课的现状分析》调查报告整理。该报告根据9月~次年7月之间,成都市某园一整年约名幼儿的每日因病缺课统计记录,分析了孩子们患各种疾病的季节、年龄等规律,详情如下!
幼儿园里,宝宝年龄越小越爱生病研究发现,在大、中、小、婴4种年级中,3~4岁年龄段的婴班、小班的全年因病缺课率(分别为5.29%和3.20%)明显高于5~6岁的中班(1.72%)和大班(1.85%)。(注:缺课率=因病缺课人天数/授课人天数)
有4个月是“发病请假高峰”从月份来看,各年级都在10月、11月和3月、4月因病缺课率较高,表明秋冬、春夏季节交替更换之际幼儿容易生病。
疾病排行发布,呼吸疾病排第一幼儿园的日常病假中约有80%都是因为感冒咳嗽这一类的呼吸系统疾病。以缺课率最高的婴班为例,因病缺课人天数全年合计为。各类疾病的排名依次为:呼吸疾病、消化疾病、五官科疾病、传染疾病、过敏疾病、意外伤害和其他疾病。PS:10月份数据显示,小班和婴班手足口病增加。数据显示:10月份小班缺课率达2.72%,婴班为1.13%,全部为手足口病。据曾乔颖介绍,手足口病以婴、小班发生最多,与手足口病的高发年龄为3岁及以下的婴幼儿一致。3月开春,3~4岁宝宝容易出现意外伤害调查显示,小班3月意外伤害缺课率高于其他年级,曾乔颖认为是春季气温开始升高,幼儿体育活动和户外游戏增多,而小班幼儿平衡协调能力还不完善,安全意识不强,导致意外伤害较高。
宝宝生病,家长要警觉
成都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科副主任医师岳勇表示,从成都市所有幼儿园上报的传染病数据来看,娃娃患上传染疾病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年纪小的幼儿身体抵抗力较弱;另一方面,娃娃刚走出家里的环境开始过集体生活,接触病菌增多,体内免疫系统在体内的激活和锻炼需要一个过程。
岳医生建议:
1、手足口病等幼儿传染性疾病的病情进展很快,家长平常要对症状要熟悉,提高警惕,以免耽误病情。
2、“疫苗可以保护孩子远离很多疾病”,及时为老人和孩子接种流感、麻疹等传染病疫苗,可以有效防止疾病的传染。幼儿防病,“躲病”很重要
成医院急诊科主任左立旻表示,从医生的角度来看幼儿就医的规律,大体上是冬春季是呼吸道疾病高发,秋季是腹泻等消化道疾病高发。
“儿童疾病呈现地区性流行趋势明显,表明接触传染的因素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左立旻说,“医生常常在治疗中发现,孩子的病本来都痊愈了,一去幼儿园又复发了,这就是反复被感染。医生建议
孩子生了病应尽量在家休息,起到隔离的作用。
1、肠道疾病至少应休息3~5天,感冒等呼吸疾病应休息7~10天。
2、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是由同一类病毒感染而引起,防控的原则相似,“至少要隔离3~4周。”
宝宝健康,日常起居很重要
娃娃生病和免疫力下降有关,体质好的娃娃肯定不易生病。“体质改善是个长期的过程,家长可以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注意保护娃娃,远离疾病。”
穿衣方面:初冬不要给孩子穿得过厚过暖,儿童的新陈代谢速度比大人快,稍一玩耍运动就出汗,风一吹就容易受凉感冒。
饮食方面:膳食营养要均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居住方面:家里要干净舒适,注意通风。“很多家长怕孩子着凉,就一整天把空调、地暖开着,门窗禁闭,这样不可取,最好15分钟开一次窗通风。”
行动方面:儿童天生好动,最好保证2个小时户外运动时间,充分锻炼身体。别因为怕孩子着凉而把娃娃关在屋里,冷空气可以刺激幼儿身体建立抵抗力,只需要注意增减衣服,及时擦汗就好。
有了这份宝宝疾病全攻略,各位爸爸妈妈还害怕自己的宝宝扎堆生病吗?赶紧收藏起来吧!来源:梯田亲子堂(ID:titian-qinzi)
文中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我们已尽最大的努力联系作者,如有未能取得授权的图片使用,请在后台给我们留言,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商务Q:
热文推荐:《心痛!只喝了一口,两岁孩子变痴呆!吃饭时大人请不要这样逗孩子!》
点击下面马上阅读,觉得有用就点底部图片支持我!
陕西最好的白癜风医院福州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