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T简讯No88医院胰胆

文章来源:消化科_消化疾病_消化疾病诊疗网站   发布时间:2020-7-24 19:52:28   点击数:
  

医院

胰胆肿瘤多学科(MDT)研讨会

年02月18日(周一)下午14:00-17:00,医院门诊大楼七楼第二会议室举办了胰胆肿瘤多学科第88次研讨会,会议由普外科主任邵成浩教授主持,参加者包括消化科宁北芳副教授、介入科孟小茜主治医师、肿瘤内科焦晓栋主治医师以及普外科、肿瘤科、消化内科、影像科等科室的医生。此次会议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学术讲座,由普外四科侍力刚、杨光医师讲课;第二部分为三例胰胆肿瘤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讨论。

第一部分:学术讲座

一、普外四科侍力刚医师:胰腺伴破骨细胞样的未分化癌

胰腺伴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的未分化癌是导管腺癌罕见亚型,占胰腺外分泌肿瘤不足1%,年由Rosai首次报道。其肿瘤构成主要包括:圆形到梭形的多形性单核细胞、多核破骨细胞样巨细胞及多形性肿瘤巨细胞。其中多形性单核细胞表达EMA、CK等,显示其上皮源性,构成肿瘤的肉瘤样背景。多核破骨细胞样巨细胞为非肿瘤细胞,是该病变特征性表现,该细胞表达CD68、vimentin等,显示其间叶源性。该肿瘤可发生于胰腺任何部位,胰体尾部多见。肿瘤多表现为膨胀性生长,可有侵袭性表现,亦可表现为沿胰管内生长。该类肿瘤体积多较大,最大径2.0-25.0cm(平均9.0cm),肿瘤多由充满出血坏死的多房囊性肿瘤组成,含少量实性成分,较其它胰腺囊性肿瘤存在更广泛纤维化、出血、类骨质形成,也可合并粘液性囊腺瘤、IPMN、未分化癌等。该类型肿瘤多见于老年病人(平均年龄65岁),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发病隐匿,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腹痛及腹部包块,可伴有腹胀、恶心、乏力、消瘦等,胆道、消化道梗阻少见,肿瘤指标如CA19-9、CEA等多正常或轻度升高。该类肿瘤术前诊断困难,主要依赖影像学检查,表现为边界较清楚的囊实性肿块,囊性为主,囊内多发分隔,出血、坏死多见,钙化罕见,增强检查延迟强化,强化程度略高于正常胰腺实质,MRI要优于CT。EUS-FNA亦是有效的诊断方法,EUS下肿瘤倾向于明显异质性,但FNA阳性率有待提高,且FNA可能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由于该类病例罕见,治疗方案主要参照PDAC治疗指南,手术根治性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案,化疗及放疗亦有敏感病例报道。根据相关报道,肿瘤预后优于胰腺导管腺癌及其它未分化癌。

二、普外四科杨光医师:术中恶性高热一例并文献复习

患者47岁男性,因“胰腺钩突占位”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中出现体温快速升高、窦性心动过速、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升高、代谢性和呼吸性酸中毒等表现。体温(鼻咽温)快速升高,最高39.1℃,心率最高次/分,多次血气分析提示,pH最低7.16,pCO.7mmHg。术中高度怀疑“恶性高热”可能,紧急呼叫帮助,但无法获取丹曲林钠特效药,仅能对症处理,予物理降温、扩容、碱化尿液、利尿、维持循环及内环境稳定等措施,患者情况逐渐稳定,手术顺利结束,转入监护病房进一步支持治疗,第二日转回普通病房。术后进一步询问家族史,得知患者的外甥去年因“术中高热”死亡。

恶性高热(MalignantHyperthermia,MH)是一种具有家族遗传性的肌肉病,遗传方式主要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RYR1(蓝尼定受体-1)基因异常是大部分MH发生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其发病机制主要由挥发性吸入麻醉药和去极化肌松药——琥珀酰胆碱所触发的骨骼肌异常高代谢状态。MH易感者一旦发病,病情进展迅速,表现为全身肌肉痉挛、体温急剧持续升高、耗氧量急速增加、CO2大量生成,产生呼吸性和代谢性酸中毒,在没有特异性治疗药物的情况下,一般的临床降温及治疗措施难以控制病情进展,最终患者可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随着对MH认识的不断深入、诊断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及特异性治疗药物(丹曲林钠)的普及,目前发达国家已将MH病死率控制在5%-10%以下。我国近年来也出现多例MH病例的报道,但病死率非常高(73.5%)。在我国大陆,丹曲林钠是典型的孤儿药,目前临床上既无进口的正规渠道,也无国内生产的丹曲林钠。因此其抢救的关键是早期发现,积极对症处理,包括积极降温、维持内环境稳定和防治肾功能衰竭等。如有条件,建议尽早实施血液净化治疗,加强恢复期的监测,防治MH的再次发作。方印等人在《国内-年恶性高热报道病例临床分析》中统计,-年有关MH的病例报道论文共80篇,病例数共97例,这98例中,最终死亡47例,好转50例,死亡的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小、最高体温高、异常体温增高评分高是死亡的危险因素。

病例讨论

一、普外四科王俊医师:胰头占位伴梗阻性黄疸一例

患者69岁女性,因“尿色加深伴皮肤、巩膜黄染10天余”入院。患者1年前开始出现中上腹间断隐痛,2周前腹痛症状加重,伴寒战发热,医院按胃炎对症治疗,1周前开始出现尿色加深,后伴皮肤巩膜黄染,入院查体:皮肤巩膜中重度黄染,腹部查体:肝区叩击痛,余未及明显阳性体征,血指标提示肝功能异常(TBIL:.9umol/L↑、DBIL:.7umol/L↑、ALT:U/L、AST:U/L),肿瘤指标升高(CA:.0ug/L↑、CEA:6.15ng/L↑、CA:35.76U/ml),上腹部CT平扫+增强和MRCP提示:胰头肿块伴肝内外胆管扩张,胆总管胰腺段狭窄,主胰管扩张。近2周患者体重减轻约7kg。入院后行PTCD减黄处理,同时予保肝、营养支持,复查肝功能指标逐渐恢复(TBIL:75.1umol/L↑、DBIL:39.9umol/L↑、ALB:44g/L),复查腹部CT平扫+增强肿瘤较前未见明显进展。

普外四科侍力刚主治医师:患者10天前出现黄疸症状,进行性加重,伴有中上腹间断隐痛,上腹部CT平扫+增强提示肝内外胆管、胰管扩张,胰头部低密度灶,入院时患者黄疸指标较高,肝功能明显异常,肿瘤指标升高,诊断考虑胰头恶性肿瘤。患者近期体重减轻明显,体力较差,需先行减黄处理。对于有手术机会的患者,首选PTCD减黄治疗,待肝功能改善后再考虑行手术治疗。该患者减黄后复查CT提示肝内外胆管未见明显扩张,胰头病灶无明显进展,病灶靠近胰腺包膜生长,周围肝动脉、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及门静脉均未见明显受累,属于可切除胰腺肿瘤,患者全身状况较前明显改善,可择期行手术治疗。

介入科孟小茜主治医师:患者入院检查提示黄疸症状较重,肝功能明显异常,入院前出现腹痛伴寒战、发热等症状,提示可能存在胆管炎可能,行PTCD减黄,可改善患者肝功能。该患者复查CT提示右侧胸腔积液而腹腔未见明显积液,属于反应性胸水,这在部分患者PTCD后可见,属于正常反应;还有部分患者肋膈角比较靠下,PTCD过程中引流管有可能会经过膈肌,导致部分腹液沿管壁渗入胸腔,这种情况渗液一般较少,可不用处理。

普外科邵成浩主任:根据该患者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资料,胰腺恶性肿瘤诊断明确,有手术指征,需要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该患者术前评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肝功能差,体力弱,对于大手术的耐受性差,术后管理困难,极易出现并发症。对于此类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不仅仅局限于PTCD减黄、护肝、营养支持等,还需要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等全身状况,特别是体力状况的改善,最大限度的保证围手术期安全。

二、普外四科梁兴医师:腹腔巨大占位一例

患者55岁女性,因“左上腹胀痛半年余”入院。患者于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胀满不适,左上腹尤甚,伴嗳气,无反酸、呕吐、呕血、黑便等。院外查上腹部CT平扫+增强提示胃底左旁较大囊实性肿块,考虑恶性肿瘤,肝周、肝门部及腹腔多发占位,转移可能性大,肝右叶低密度灶,考虑转移。胃镜:贲门隆起性病变伴溃疡,浅表性胃炎伴胃窦糜烂,提示胆汁反流。来我院行超声内镜下穿刺活提示病理考虑间质瘤。基因检测提示第11外显子突变,予以口服格列卫mgqd,定期复查上腹部CT提示瘤体明显缩小。目前已服药半年,为进一步手术治疗来我院就诊。

肿瘤内科焦晓栋主治医师:根据该患者资料GIST诊断明确,格列卫(甲磺酸伊马替尼,IM)是有效的,推荐剂量为mg/d,对于KIT外显子9突变的患者,推荐剂量为-mg/d,在达到最大治疗反应后再评估进行手术,时间通常为6-12个月。对于疗效的评估主要行影响学基线评估,使用RECIST标准或Choi标准进行疗效评价。RECIST标准是GIST靶向治疗评效的基础,遇有治疗后坏死囊变但体积缩小不明显者,可进一步结合Choi标准来判断,靶向治疗过程中病灶内部出现新发强化结节,提示耐药进展。宜及早进行疗效评估,以避免延误手术治疗时机。

普外四科陈丹磊副教授:同意该患者GIST诊断,对于此类GIST肿瘤大的患者,手术风险大,术中肿瘤易破裂、出血,术后并发症多,常规行术前治疗。对于GIST所致的大出血、穿孔、肿瘤破裂等并发症则考虑急诊手术治疗。该患者经药物治疗后,影像学评估属于PR(部分缓解),可考虑行减瘤手术。

普外科邵成浩主任:该患者间质瘤(GIST)诊断明确,发现时已有腹腔有多发的种植,影像学可见胃以外病灶位于胃小网膜囊及肝脏表面,需先行靶向治疗,根据病理及基因检测结果,是有效的。对于服药的患者,每1-3个月需要进行影像学评估,以判断药物的有效性,术前治疗时间最长不超过1年。该患者经6个月药物治疗后肿瘤明显缩小,部分种植灶消失,可进行手术。GIST手术治疗基本原则是R0切除,因其极少发生淋巴结转移,不推荐常规淋巴结清扫;术中需注意肿瘤完整性,避免肿瘤破裂。如果R1切除,应尽量切除肉眼可见的肿瘤组织,术后需要继续进行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较少采取再手术治疗,目前推荐术后服药至少3年。

三、普外四科翁俊勇医师:胰颈囊性占位一例

患者51岁女性,因“发现胰颈体囊性占位1月余”入院,无特殊不适,入院查体未及明显阳性体征,血指标未见明显异常,外院上腹部MRI提示胰颈部一大小约5*4cm囊性长T1长T2信号;上腹部CT平扫+增强提示胰颈体部囊性低密度影,囊壁光滑囊内密度均匀,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强化。胰头、体及尾部未见明确强化,上游胰管轻度扩张。

消化科宁北芳副教授:该患者超声内镜下胰头部回声大致正常,胰体部可见大小约4*4cm囊性占位,内可见分隔,部分囊壁似可见条带状低回声,局部囊壁可见钙化。胰体尾部回声大致正常,胰管未见扩张。考虑:胰体部囊性占位,浆液性囊腺瘤(SCN)可能。SCN在超声内镜下为低回声灶,囊壁较薄,多囊有分隔,分隔中可有钙化,另外囊壁可见血流信号。

普外四科刘安安副主任:该患者影像学上显示为囊性占位,需要鉴别诊断SCN还是MCN,该患者囊壁光滑且较薄,CT显示囊液密度较胆汁较低,提示液性成分较多,符合SCN表现;但是为胰颈体部的单发病灶,有钙化,不排除MCN可能。

普外科邵成浩主任:该患者目前主要考虑是SCN和MCN的鉴别,影像学上SCN为多囊蜂窝状,单囊少见,囊壁薄,中间可见星状瘢痕及钙化,而MCN多单发,囊壁较厚,可见壁结节及蛋壳样钙化。该患者为胰颈体单发的囊性病灶,囊壁较薄,囊液液性成分较多,考虑SCN可能性大。对于SCN肿瘤直径6cm应积极手术治疗,如果肿瘤6cm,需要结合临床表现进行判断,如患者出现腹痛、肿瘤压迫、黄疸、不能排除恶性等;该患者囊肿后方胰腺可见主胰管扩张,提示肿瘤已产生压迫症状,为了避免肿瘤长期压迫导致的胰腺内外分泌功能受损,可考虑行胰腺节段切除,远端胰体行胰胃吻合或胰肠吻合。

会议现场

作者:付志平编辑:彭俊峰

审校:陈丹磊总编:邵成浩

年2月18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vswto.net/xhjbkp/224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