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是咳嗽,为什么医生却让他看消化科

文章来源:消化科_消化疾病_消化疾病诊疗网站   发布时间:2020-11-15 20:01:22   点击数:
  

(图片来源于网络)

看到标题,大家是否也觉得莫名其妙,“咳嗽”不是典型的呼吸科常见症状吗?怎么不是看呼吸科呢?不理解的患者可能就误解医生在“推卸责任”了。其实不然,消化系统疾病也可以引起类似于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而“胃食管反流病”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什么是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属于消化道良性疾病。它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到食管引起的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典型和常见的症状是烧心(胸口后方、常自下而上延伸的烧灼感)和反流(胃内容物向咽部或口腔方向流动),可伴有咽喉、气道等食管外表现。该病男女比例无明显差异,高发年龄为40~60岁,近年来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图片来源于网络)

??GERD如何发生??

正常食物经口腔咀嚼,吞咽后进入食管,食管蠕动推动食团进入胃内,食物在胃内初步消化后进入十二指肠,继续逐步向远端肠管推进,进一步消化食物。

正常生理状态下,在食管下段和胃连接处有重要的抗反流屏障结构,其中包括食管下括约肌(LES),它是食管末端环形肌束,其收缩产生食管胃连接处的高压带,可防止进入胃内的食物反流入食管。

当LES结构受损,如贲门失迟缓症术后、食管裂孔疝、腹压升高(妊娠、肥胖、腹水、呕吐、负重劳动等)及胃内压增高(胃扩张、胃排空延迟等)时,可引发此病。此外,某些人体激素、食物、药物等也可引起LES功能障碍。当食管的清除能力和粘膜屏障不足以抵抗反流物损伤时,则可发病。

(图片来源于网络)

??常见临床表现??

GERD的临床表现多样,轻重不一。烧心和反流为本病典型症状,且多于餐后特别是饱餐后1小时出现,部分人可在夜间入睡时发生。有的患者会有胸口痛,易误以为心绞痛而看心内科。亦有部分患者有吞咽困难和胸骨后异物感。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由于反流物刺激或损伤食管外组织或器官,患者可能因出现咽喉炎、慢性咳嗽或哮喘而选择挂呼吸科;因口腔溃疡、牙病而看口腔科。可见,本是消化道疾病,却累及身体其他器官而引起相应症状,于是医患“误会重重”啊。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该病患者通过胃镜检查还可发现“Barrett食管”病变,其癌变风险正常人高10~20倍。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何治疗??

GERD有慢性复发倾向,治疗上以控制症状、治愈食管炎、减少复发和防止并发症为目的。

一、调整生活方式

戒烟、限酒、少喝浓茶,餐后勿立即平卧等。

二、药物治疗

临床上主要以抑酸药、促胃肠动力药、胃粘膜保护剂等为主。具体用药方案请听医师指导。

三、手术治疗

部分病情顽固、严重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胃底折叠术。

再次强调,经胃肠镜检查发现“Barrett食管”医院就诊,以便及时对食管癌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何预防??

一、饮食方面

应尽量选择清淡、柔软、易消化食物,如馒头、面条等面食。而纯肉馅包子、水饺等则要少吃点;高脂肪食物如肥肉、肉皮以及荤汤等要少吃;可适当吃些“瘦”的猪肉、鸡肉、鱼肉等;少吃质地黏腻的食物,如粽子、年糕等,因为它们会延迟胃排空;少吃过冷、过热、过酸、过甜及辛辣刺激食物;避免酒精、浓茶、咖啡;少吃粗粮、坚果、巧克力;常吃蔬菜、水果;进食规律,少食多餐,避免过饱或饥饱无常。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二、生活方面

睡前两小时内不宜进食,白天进餐后不宜立即卧床,餐后可适量活动,帮助胃消化排空;改变睡姿,采取左侧卧位,可抬高床头15~20厘米;减少增高腹压的因素,如弯腰、下蹲、收腹、束紧腰带等;控制体重,避免肥胖;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戒烟、戒酒;精神紧张、焦虑也是增加胃食管反流病发生的因素,学会舒缓压力,保持良好心境。

(图片来源于网络)

总之,胃食管反流病可防可控可治,重在预防,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保持良好心态。

他只是咳嗽,为什么医生却让他看消化科?------兰世亭医学健康科普帖

马医生推荐

?胃食管反流病问答

?院士被6次误诊背后的故事:胃食管反流病

?酷似心脏病的胃食管反流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vswto.net/xhjbkp/229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