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选择医学,怀揣仁术济世的理想来到仁济,在这里他们拼搏进取、努力奋斗,用泪和笑记录成长足迹,用奋斗的青春书写一份满意的大学“答卷”。他们是青春正能量的担当,是仁济的青春榜样。青春正当时,榜样有力量。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届上海市优秀毕业生和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毕业生吧!
唐浩正:毕业再出发,走好青年路!
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毕业典礼研究生代表唐浩正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来宾,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我是届毕业生唐浩正,医院,医院骨关节外科的岳冰老师。今天,我很荣幸能够作为研究生代表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度过这个特殊的日子。
今天,我们毕业了。
回顾在交医求学的数载,美好的青春时光都融入到了母校的四季轮回之中,而母校也为我们提供了系统的医学教育、扎实的科研训练,以及探索专业领域以外的平台和机会,“饮水思源,爱国荣校”、“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的校训和学院精神更是深深印刻在我们的脑海里。此刻,请允许我代表届全体毕业研究生,由衷地感谢交大、感谢交医、也感谢各培养单位对我们的培育之恩。我也要向在学期间所有关心、帮助和包容过我们的师长、亲友再道一声感谢,谢谢各位曾与成功时的我们共享喜悦,也与失败时的我们温暖与共。
同学们,成长为一名卓越医学人才的道路之长远、之坎坷,经历过的人大都能明白其中的辛酸。我也经常跟身边的同学抱怨生活的“不易”、科研的“艰难”,好像细胞总与我们作对、小鼠也总跟我们为敌,而每当在这种时候,导师们还总是会在一旁“煽风点火”,让我们千万别放弃,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面对屡试屡败的未知前路,我们大都曾犹豫、迷茫;也正是导师们始终在一旁不厌其烦、锲而不舍的助攻,才最终给予了我们屡败屡战的勇气和继续前进的动力,方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我想,在座的很多同学,包括我自己,都曾无数次地想过放弃,而每当开始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的时候,我们都应该先想想自己选择医学事业的初心,想想当初为什么要走上这条注定艰苦的道路。还记得在入学之初,我的另一位指导老师就曾跟我说,来到交医这样国内顶尖的医学教育平台,既要刻苦学习、认真做事,更要时刻心怀一份家国情怀、牢记一份使命担当;我们这些人今天聚在这儿,就要做一些真正有用的事儿。
选择了交大就选择了责任,选择了医学就选择了奉献。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也是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重要时刻。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系统的党史学习让我深刻认识到如今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并时刻提醒我们笃前行而勿后顾,破黑暗而向光明,吾辈青年当以热血同行,不断跨越前进道路上新的“娄山关”、“腊子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走好青年路。
今天,接力棒已经传到我们手中。作为医学生、作为祖国未来健康卫生事业的主力军,我们每一个人,都肩负着时代的使命与担当。这是党和国家的召唤,也是我们的义务与责任!“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红日初升,其道大光;前途似海,来日方长!”很荣幸,也很骄傲,我们都一起坚持到了现在,此时的我们正高举着青春的火炬,接续奋斗的力量!
平日里我们总说毕业无期,但转眼却就要各奔东西。离别之际,心中仍充满了对母校、恩师和各位同学的不舍与感激。就请在座的各位同学再好好看看自己身边人的模样,他们是陪伴了你三年、五年甚至是八年,与你同哭同笑的姐妹,与你同甘同苦的兄弟。那么,就再和他们多留几张照片,也再来一次彻夜卧谈,聊聊过去的糗事儿,也想想彼此都憧憬的未来。
此去虽经年,后会仍有期。未来,我们一定会再次相聚。希望那时的我们,都会再笑着讲起我们曾在交医、在这里共同流下的汗水、奋斗的点滴和美好的回忆!
同学们,后会有期!
届上海市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
林思涵
临床医学八年制毕业生
百年仁济,薪火相传。一代代仁济人以对生命的热忱守望与对医学的虔诚信仰,用诲人不倦的洪钟之声和白衣执甲的昂然之态,为学医之路上蹒跚学步的我们,指引了前行的方向。
许雅芊
临床医学八年制毕业生
八年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我们也走出校园踏入社会,成为一名小医生。感谢导师的关怀和引领,感谢医学院所有老师们的谆谆教诲,感谢仁济临床医学院所有老师们的耐心带教,感谢一路上的伙伴和战友,愿所有毕业生同学毕业快乐,前程似锦。
李琪
临床医学八年制毕业生
时光荏苒,转眼间博士生涯就来到了尾声。回首在仁济的点滴,心中满是感激。感谢我的导师俞卫锋教授的谆谆教导,是他将我领进了麻醉的大门,我将铭记他的教诲继续砥砺前行。感谢仁济麻醉科老师们对我工作和学习上的耐心指导。感谢一起努力奋斗过的同学们,这是一个终点,也是一个起点,前方道路还长,希望未来能各自绚烂。
刘照南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
获此殊荣,万分荣幸。作为一位医学本科毕业生,黑袍代表成长,白袍则是责任。毕业是新的起点,未来有更多的挑战等待我们征服,更多未知等待我们去探索。漫漫医路上,我会铭记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的校训,健康所系,生命相托的誓言。感谢交大医学院、仁济临床医学院的培养,谢谢每位为我们的成长默默付出的老师!
陈轩祎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
在仁济实习的时光转瞬即逝。我遇到无数可亲可敬的师长、好友,有很长很长的感谢名单,其中有一些些辛苦,一点点遗憾,但大多数都是开心的时候。两年时间,就在一些病房的夜晚、手术室的灯光、一些相遇与离别中轻轻地度过了。不是羽毛的轻,而是飞鸟的轻。
吴越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
医院提供的平台,让我不断汲取养分不断成长,收获了茫茫知识的力量,锻炼了严谨认真的医学思维。怀仁术以济世,希望自己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医院越来越好。
赵俊铎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
在仁济的学习生涯是我最珍贵的一段经历,在这里我能学到无尽的知识,有无限多的可能,尽管我不得不从这里出发,踏上新的旅程,但这里所带给我的愉悦和收获,将是我在医学路上继续走下去最大的倚仗。
唐浩正
骨关节外科硕士研究生,导师:岳冰
在仁济的三年,我遇到了太多优秀又闪光的同学,也有幸遇到了口传心授、亦师亦友的导师和前辈们。过往的一切属于昨天,面对未来,我将继续满怀热爱迎接新生活、新挑战。最后,祝各位同学前程似锦!仁济人yyds!
王馨悦
肿瘤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刘尽尧
医院氛围开放,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一流的导师队伍,我特别荣幸能在此度过三年的硕士生活,特医院给我们提供追逐梦想的最佳舞台。
张佳露
临床检验诊断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杨朝勇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青春的时光应是与祖国共成长,耕耘于专业之中,勤勉而勇敢。新时代下,立足于临床问题,交叉学科日益迸发生机,青年人应把握机遇,更好的迈向基础科研推动临床诊断发展的道路。
李青
消化科硕士研究生,导师:陈胜良
三年时光如白驹过隙,临别之际,对医学院、医院和消化所还有诸多回忆和不舍……凌晨四点的仁济西院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景色。数载求学生涯,得益于消化所优质的科研平台,从对科研的懵懂无知逐渐转为投入和热爱。医学之路还在继续,目前我已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即将赴法国索邦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衷心地感谢仁济赋予我的灵感、韧性和勇气,它们将伴随着我一路披荆斩棘!
钱程
肾脏科博士研究生,导师:顾乐怡
一砖一石,可辨当年,一草一木,更叹今朝。时光飞逝,在医院的数载仿佛一眨眼。感谢医院给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医院在辉煌发展的同时,也教会我从稚嫩的“医学生”逐渐向有担当的“医生”前进,我与仁济共成长!
吴翔
神经外科博士研究生,导师:江基尧
小时候有两个梦想,一个是成为一名医生,另一个是拿到博士学位。现在想来,怀揣20余年的梦想即将同时实现,内心感慨万千。感恩医院各位老师6年来的悉心培养,在今后医路上,学生一定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践行仁术济世的院训精神,为医学事业奋斗终生。
林其圣
内科学(肾病)博士研究生,导师:倪兆慧
医院见证了我从青葱少年到年近而立一路的成长和蜕变,仁济精神指引着我前进的方向,希望每一个仁济学子都能成为眼中有光、胸中有志、腹中有才、心中有爱的国之栋梁。感恩相遇,未来可期,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李尚
妇产科学(生殖医学)博士研究生,导师:陈子江
三年时光,个日夜,或许医院中一草一木的模样,但此刻却发现关于交大医学院、关于医院的回忆早已化作心底无垠的收藏。在研究生生涯即将划上圆满句号之际,恰逢党的百年华诞,仿佛也将我们的医学梦与中国梦完美结合。
尤征瑞
消化内科博士研究生,导师:马雄
12年前,我踏入向往已久的上海交大医学院,随即开启了与医院的不解之缘。十多年来,我在医院学习工作,不断完善自我。感谢医院多年来的培养,医院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届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毕业生
长学制:
康月苧
宗志鹏
杨琳希
张明海
洪士彬
赵冉
王岩
缪慧娴
本科生:
陈天恩
何金灿
赵梧斌
程昭睿
周希莹
孙皓洁
朱睿
杨硕瑶
林力雯
林晓彤
罗元博
于怡清
李轶璇
官小渝
硕士
研究生:
苏新锦
黄婷婷
霍市城
王栋梁
郭一先
曼孜拉·库尔班江
周开霞
罗成准
潘若谷
吴洪
刘开远
洪夏露
李进
程丹虹
王俭
博士
研究生:
李双
李永盛
李楚舒
赵振钧
任依梦
李博
耿雪莹
连欣悦
陈依
黄廷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