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功能不好,中医告诉你增强胃动力的好方

文章来源:消化科_消化疾病_消化疾病诊疗网站   发布时间:2021-10-25 11:42:33   点击数:
  

现在由于生活压力大,加上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因此越来越多人出现肠胃的问题,比如肠胃肠动力不足,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各种各项机能下降,很多老年人也有胃肠动力不足。

胃的运动是否正常与胃部的肌肉收缩力量和频率有关,如果胃肠动力不足就会引起食欲下降、腹部胀满,甚至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的症状。

胃肠动力不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还是有些患者出现相关症状后继续现在忍受,导致疾病迁延不愈。

正所谓“胃病三分治七分养”,出现胃肠动力不足应该及时治疗,在治疗的同时结合调养的方法,这样治疗加调养无疑更有效。

1、按摩腹部

按摩腹部宜在饭后30分钟左右进行,先搓热双手,然后双手重叠,按在肚脐上,用掌心绕脐顺时针方向由小到大螺旋状按摩36圈,再逆时针方向由大到小绕脐螺旋状按摩36圈。

此法可以增加胃肠蠕动,理气消滞,对于消化不良引起的腹胀、腹痛、呃逆有良好效果。

2、喝米汤和大麦粥汤

米汤及大麦粥汤对胀气及胃灼热等病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用5份水加1份米或大麦,煮沸10分钟,再盖上锅盖慢熬40分钟。

煮好后用漏勺过滤掉米粒或大麦粒,一天喝5~8次,凉了就热一下再喝。

3、补充矿泉水

每天喝毫升含高矿物质成分的矿泉水,能够促进胃内食物的排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患者的腹胀、嗳气、早饱等症状,不必要一次性喝完,饭前15分钟喝3分之一。

4.每天多摄入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分为可溶性和不可溶性,可溶性的可以促进肠道菌群增殖,保持肠道润滑度。

不可溶性可以起到吸水膨胀,增加便便体积,在肠道菌群发酵下产生短链脂肪酸,促进肠道蠕动。

有益消化的同时,还有助于防止糖尿病、冠心病、痔疮、结肠癌等疾病。如果消化不良,建议暂时不要吃胀气的食物。

5.细嚼慢咽

细嚼慢咽能够让口腔中的唾液充分的搅拌,唾液淀粉酶能够分解食物中的淀粉,从而帮助消化,而且还能向和小肠发出“释放消化酶”的信号。

千万不要暴饮暴食,这样的吃饭方式容易导致饮食过量,增加胃的负担。

6.经常锻炼,避免压力

适当的锻炼有促进消化的作用,一般在饭后半个小时后进行适当的锻炼,压力过大会影响消化酶的正常分泌,调节心情对消化不良症状有助于缓解,所以要保持心情的愉悦。

7.切勿过量使用抑酸剂

很多胃病患者出现胃酸过多就会首先考虑吃抗酸的药物,但是过量服用会导致胃部功能降低,从而引起消化不良的问题。

8.服用消化酶补剂

由于饮食不健康的问题会导致消化酶缺少,服用消化酶补剂可减少消化不良和胃部不适症状,从植物中提取的消化酶药物有助于促进消化,改善营养吸收。

如果长医院检查,排除克罗恩氏病、胃食管反流和肠易激等严重消化道疾病。

(文章内容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删)

胃肠疾病,一对一免费咨询,点击下方图片

胃肠健康调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vswto.net/xhjbkp/25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