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消化科_消化疾病_消化疾病诊疗网站 发布时间:2024/1/29 14:07:54 点击数: 次
「本文来源:兰州日报」兰州市卫医院发展实际,医院高质量发展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努力实现“三个转变,三个提高”,医院“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良好运行新机制,医院高质量发展,扩大优质医疗资源供给,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医院服务体系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医院服务能力。力争3到5医院、市妇医院异地新建项目,加快弥补红古区、医院的空白。不断加强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等救治中心建设,构建快速、高效、广覆盖的急危重症医疗救治体系。继续推动县域5个医学中心建设,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标建设,优化基层医疗卫生网络布局和服务功能。医院技术服务创新重点发展重症、肿瘤、心脑血管、呼吸、消化、感染、儿科、麻醉、精神、口腔、影像、病理、检验等临床专科(专业),以专科发展带动诊疗能力和水平提升。加强各级中医药重点专科和特色专科建设,加大全市调剂使用的院内中药制剂在各级医疗机构推广使用的力度,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医疗机构积极研发安全可靠、疗效显著、使用方便的院内制剂。医院医防融合、日间诊疗、检验检查结果互认、“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新模式,积极开展远程医疗进科室、跨场景应用,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医院运营管理体系成立运营管理委员会、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提升运营管理效益和投入产出效率,促进资源有效分配和使用。医院内控管理,医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相适应的权责一致、制衡有效、运行顺畅、执行有力的内部控制体系,促进依法依规办事,保障资金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全面提升后勤管理的精细化和信息化水平。注重医院人力资源保障严格落实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要求,优先保证急需紧缺医学人才编制需求,医院逐步实行内设机构备案制管理;增加护士配备量,医院医护比总体达到1:2左右。合理确医院薪酬总量水平,配套完善政策措施,建立以公医院及主要负责人考核评价机制,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经费渠道。优化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结构,加大医疗人才培养力度,形成专科发展互相支撑、专业结构配比合理的人才队伍。医院改革多方联动机制统筹兼顾医疗发展需要和各方承受能力,优化诊疗服务价格结构,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适当向中医服务和薄弱学科倾斜。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将管理规范、质量可靠的日间诊疗纳入按病种付费范围。推动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开展,加强结余留用资金管理。医院文化内涵建设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和党的宗旨教育,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和崇高职业精神,培育和塑造医德高尚、医风严谨、医术精湛的行业风范,增强建设“健康兰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改善医务人员工作和休息条件,加强职业暴露防护,落实带薪休假制度,落实医务人员社会保险权益。坚持和加强党医院的医院党委会和院长办公会议事决策规则,落实“三重一大”议事决策规则,健全决策前论证与听取意见机制。建立书记、院长定期沟通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执行情况年度报告制度,着力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健全干部培养教育、交流锻炼、监督约束制度;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医院领导班子成员联系服务高层次人才制度。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实施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建立“双培养”机制。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刘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