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这是我↑↑↑
我是幽门螺杆菌,简称Hp,
你可能不认识我,
但是也许我却认识你,
(预备~唱~)
我存在,你深深的身体里,
在你的碗里,
你的胃里,
你的十二指肠里
...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可通过口腔、饮食等途径传播,感染者会有打嗝、口臭、胃痛等一系列症状。
中国人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在60%以上。想知道更多关于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的知识吗?
幽门螺杆菌和胃癌的关系
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后,约70%发展为无症状慢性活动性胃炎,10%表现为消化不良,15-20%患者会发生消化性溃疡,另外有1%导致胃癌的发生。
慢性胃炎和消化道溃疡患者的普遍症状为:食后上腹部饱胀、不适或疼痛,常伴有其他不良症状,如暖气、腹胀、反酸和食欲减退等。有些患者还可出现反复发作性剧烈腹痛、上消化道出血等。
胃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癌症死亡原因中位列第二。关于幽门螺杆菌和胃癌的关系,我们要知道:
首先,初次感染幽门螺杆菌年龄较早的人群萎缩性胃炎及胃癌发生率高,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死亡率的高低呈现平行关系。通俗的说,幽门螺杆菌是“致癌”的帮凶而不是元凶。
胃癌的发生是多因素、多阶段和多步骤的过程,而幽门螺杆菌感染是预防胃癌发生最重要、最可控的危险因素。据此,大多数专家们认为,及早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及时而有效地用抗菌素杀灭幽门螺杆菌,对预防和控制胃癌有重大意义。(为了1%的风险付出%的努力还是值得的)
哪7种人建议根除Hp
Hp到底当杀不当杀?这个问题在业界还有争论。
根据最新的《幽门螺杆菌胃炎京都全球共识报告》,幽门螺杆菌感染被定义为一种感染性疾病,也就意味着当一个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会导致相应疾病的发生。
幽门螺杆菌杀不杀、怎么杀,还是要分人群、分症状,不能一概而论。建议以下7种人群考虑根治幽门螺杆菌↓
第一,本身有消化性溃疡必须杀。因为幽门螺杆菌是引起溃疡和导致溃疡复发的原因。如果不杀幽门螺杆菌,即便溃疡治好了,过一段时间也会复发。
第二,早期胃癌手术后必须杀。长期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引发肿瘤的一个因素。
第三,胃里有淋巴瘤的必须杀。淋巴瘤和幽门螺杆菌有关,但发生率很低,全上海一年最多几十个人。
第四,活动性胃炎患者需要杀。做胃镜发现有明显充血、红肿,活检呈肠化,不典型增生。这可能和幽门螺杆菌有关系,杀菌比留着隐患好。
第五,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类药物建议杀。虽然是两个独立的因素,但会协同作用,所以建议杀。
第六,胃食管反流应该杀。这类患者需要长期吃抑酸的药物,胃里的pH值降低了,环境发生了变化,有利于幽门螺杆菌的生长。
第七,不确定因素。感染之后有明显症状,比如胀气,吃少量东西有饱腹感,或者主观上特别担心的也可考虑杀,但并非一定,有些人杀了细菌后症状并未缓解。
点击“阅读原文”健康检查了解一下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