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的灵兰秘典里有一章专门讲脏腑的功能,说脾脏就是判官,判断事情对我们来说好不好,判断我能不能做。
如果我们不停通过提问来透支孩子的判断力的话,就会伤孩子的脾。脾胃不好,脾阳不足,自然消化也不会好,同时影响孩子的免疫力。
1
影响消化的因素之一:肠道保健肠道保健一个很重要的要素就是:避免干燥。很多专家都提倡大家要注意疫情期间要注意多喝水,通便,避免干燥,这是很有道理的。肠道跟肺脏、大肠跟肺互为表里,肠道有了一些问题,也会影响到肺。身体肠道也是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免疫系统,它非常敏感,所以有些科学家管它叫“肠脑”。一旦我们身体里边吃了一些不好的东西,我们身体就会通过腹泻的方式,让这个东西快速通过。如果孩子拉肚子,一方面是提醒你,孩子可能吃了不好的东西。另外一方面,大家记得根据情况或咨询医生,慎重止泻!避免干扰身体通过腹泻排除毒素!如果孩子的食物长期积在身体里边,我们反而要用一些揉抚、温暖等方式促进它们的蠕动,把大便顺利地排出体外。甚至极端情况下,要用一些开塞露、泻剂、泻盐来帮助身体的宿便排出体外。不然的话,宿便会产生很多毒素,而这些毒素又会让我们的免疫系统变弱,因为它们消耗了我们身体的阳气(血液)。古人经常说“多食伤气(过饱就伤气)”。所以避免吃过饱非常重要。甚至有人研究过“少食轻食”,甚至一定程度的断食,可以有效激发我们的免疫系统。当我们没有食物吃的时候,我们身体就会把一些没用的毒素、受损的细胞变成食物吃掉。如何保护孩子的消化系统,进而保护孩子的免疫系统呢?家里食物越丰富孩子越要注意“少吃”原则。这个“少吃”,一方面指吃的食量要少,另外一方面也指吃的营养不要过高。免疫和过敏息息相关,很多过敏源都是相对难以消化的高分子化合物,比如蘑菇一定有黏蛋白,鱼肉蛋奶里边有什么酪蛋白呀,肉里边都含有蛋白。一些特殊的水果(比如芒果)含有一些特异蛋白,这些蛋白会让我们身体在消化的时候付出较大的代价。蛋白质是最难消化的——它最有营养,也最难消化。消化的东西越复杂,身体要付出的代价越多。分泌不同的腺体,比如消化蛋白,就需要分泌蛋白蛋白酶,需要酸碱,需要分泌酸。消化脂肪,又需要分泌胰液,那么消化碳水化合物,需要各种各样的酶,消化的过程就是我们要咀嚼,然后吞咽,然后运输,然后分解它,然后再吸收它再运输再储存这样一个过程。像疫情期间那种“长时间呆在家,孩子运动量较少”的时候,给孩子少一点摄入高营养的物质会对他的消化系统、对阳气是一个很重要的保护,可以避免积食,还可以避免身体容易产生过敏。给大家一些建议就是:帮助消化,最好吃一些低蛋白、低脂肪、低盐、低油、低加工的,高纤维的东西,可以有效地防止孩子产生宿便和消化不良,进而保护他的免疫系统。我们常说的“吃得少”是指一餐的时候,如果营养比较多,那你就要吃的品种就应该少一点,让孩子的消化系统有能力集中只消化这种物质。换句话说就是,如果这一天有很多丰富的食物,那你某一餐里面重点吃一两种就好。如果你不能避免高营养,但你要尽量要做到单一营养,每一餐里边吃得不要太丰富,这样身体不会一下子需要消化各种各样的东西。过量的饮食,确实对孩子的消化系统会造成伤害,透支他的阳气。2
影响消化的因素之:运动我的一个医生老师说“消化能力好的话,吃什么都行”。前提是,你的脾胃够好。如果你有充足运动,你肠胃够强,你多吃食物也没关系。如果不是的话,身体如果要消化的话,那你就要少吃食物。
这些年来比较强调饮食,是因为现在的孩子脾胃都不太好。不太好的原因是什么,是缺乏运动,缺乏身体的运作,肠道的肌肉不够强劲。
不仅是肠道,整个消化道的肌肉,都不够强劲。甚至有的孩子嘴巴嚼一个东西都嚼不动,那他肠道肯定不好。因为整个肌肉都是全身运作的,一个地方的肌肉强健不够,另外的地方肌肉强健不到哪去。本来小孩子肠胃的肌肉就不够强健,所以你看他们都是耷拉着大肚子。我们成年以后喝太多的酒,或者伤了身体,或者年长了,我们的肚子又耷拉了下去了,一方面肚子变大了,最重要是肚子变松了,消化能力变弱了。
有人会说“我孩子挺能吃的”。有时候他消化能力弱,所以才能吃。有些孩子消化能力弱,所以吃的很少;有的孩子消化能力弱,所以吃很多,因为吸收不到营养。所以要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