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高质量发展之道

文章来源:消化科_消化疾病_消化疾病诊疗网站   发布时间:2021-9-16 16:31:43   点击数:
  白癜风科学治疗 http://m.39.net/pf/a_4359092.html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意见》提出:“强化体系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

7月8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体制改革司司长许树强介绍,将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医院高质量发展落实落地。医院为单位和以省为单位的试点工作,充分发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等11个综合医改试点省份的先行先试作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实施路径和支撑体系,加快形成符合实际、可推广、可复制、可持续的经验和模式。

从本期开始,健康报“院长论坛”版开设“医院高质量发展·院长书记谈”专栏,医院管理者就如何医院高质量发展,提升区域辐射能力,带动区域卫生健康服务发展等话题,分享做法,讲述思考。

本期嘉宾

上海交通大医院党委书记郑军华上海交通大医院院长夏强

上海交通大医院是一家创立于年的百年名院。近年来,医院坚持“统筹规划、错位发展、同质高效”的思路,秉承“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发展理念,加强科学化、精细化、智慧化管理,在医疗、教学、科研、管理创新改革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医院发展中心院长绩效考核中连年取得A等。多年来,医院一直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积极探索与实践。

01

多途径揽才育才打牢学科发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十三五”期间,医院进一步增加学科人才经费投入,近三年,学医院支出比例均高于3%,全力打牢学科发展基础,打造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人才队伍。夯实学科基础,提升科研创新能力。通过建立和扩展基地平台,医院科研条件设施,有效提升了支撑学科开展科研创新的能力。同时,凝聚学科核心竞争力,联合多方协同深度发展。截至“十三五”末,医院共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2个,市级医疗重点专科和中心24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实验室)5个,市级科研平台(实验室)14个;国家级重点学科8个,市级重点学科20个。“十三五”期间,医院所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总数跃居全市医疗机构首位。年度NatureIndex(自然指数)全球排名升至全球医疗机构第22名、全国第1名。对标国际水平,引育各类英才。建立全渠道、全周期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针对不同人群特征,分类指导,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设立青年医师全周期培养计划、科主任以及科副主任队伍培养计划、专职科研队伍及博士后队伍建设、护理人才培养计划、管理人才海外培训等。“十三五”期间,初步建立人规模的临床专职科研队伍;人入选一年以上海外培养计划,为医院可持续发展储备人才。

02

多院区一体同质管理优化资源配置以南医院为契机,医院坚持公益性办院方向,把握绩效“国考”脉络,注重病种结构、运行效率、成本效益,调整医疗结构,提升服务能级。优化资源配置。明确多院区各自功能定位,通过系统整合各院区的医疗资源,“一盘棋”式地进行规划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目前,医院实现了东、西、南三个综合性院区“高度紧密融合、一体同质管理、适度错位发展”。其中,东院区科室齐全,优势明显,重点专科集聚;西院区主打小综合,专科特色鲜明;南院区以区域医疗中心为建设目标,在综合性基础上着力“补短板、强优势”;北院区为生殖医学中心,也在不断提升学科建设能力。各院区在医疗质量安全、医疗服务效率、专科建设能力、总体运行水平等方面均做到同质化。实现一体化同质管理。医院采取“垂直管理”与“院区管理”有机结合的方式实施一体化管理,充分发挥各院区管理的主动性、高效性。与院区日常运行直接相关的部门设独立办公室,其他设分院区综合办公室。临床科室实行科主任负责制,由科主任全面负责各院区医疗工作,各院区科室发展和学科建设等情况全面纳入科主任绩效考核体系。

03

拓展多形式医联体建设提升辐射带动能力医院积极践行医改政策,拓展多形式医联体建设,通过构建市内和长三角地区紧密型医联体、专科联盟等形式,医院辐射引领带动能力。积极推动分级诊疗。在上海“1+1+1”医疗机构组合签约中,医院是全市签约医院,努力为签约居民提供“优先预约、优先就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等便利服务。医院将肾移植术后康复、日间化疗、心脏和卒中康复,以及部分一、二级手术等点对点医院,并已与10余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通过建立基于区块链的医联体电子病历交互平台,医院的诊疗过程信息,及时进行指导和接受咨询,医院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服务城市和国家战略。在上海市内,建成了以医院为核心,医院、医院为主要成员的紧密型医联体,开展全面帮扶,提升医疗技术水平,使辖区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到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医院积极响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受当地政府委托,全面管理医院(医院宁波医院)、医院新院(医院南通医院)。加强以学科为载体、以疾病管理为纽带的专科联盟建设,如由医院泌尿、肿瘤学科牵头,在长三角地区开展以“诊治规范一体化、学科建设同质化、人才培养协作化、诊疗技术智能化”为核心的联盟合作,以重点病种的规范化诊治为抓手,以精准医学、智慧医学和远程医疗的临床推广与应用为目标,不断推进远程会诊、专科培训、双向转诊等。

04

强化创新挖潜力提能力打造一流医学中心面向“十四五”,医院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高水平,将医院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研究型、智慧型、国际化医学中心,成为亚洲一医院之一。聚焦重大疾病,不断提升诊疗水平。未来五年,医院将聚焦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整合优势资源,打破学科壁垒,转变诊疗模式,建设大器官移植、肿瘤、危重症三大学科群高地和泌尿、消化、妇女与生殖健康、自身免疫性疾病、医学教育与技能培训五个中心。支持一批有发展前景的新兴学科和专业尽快形成规模,使现有学科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上形成各自特色,进一步释放发展潜力,提升学科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聚焦数字赋能,推进服务模式创新。结合城市数字化转型要求,重点推进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医院建设。医院将推动5G、AI+医疗的应用落地,助力多院区管理;重构医疗服务模式、临床应用和联合研发,如智能穿戴设备,人工智能辅助读片、病理诊断等;强化信息化支撑作用,加强多学科诊疗、日间医疗、延续护理、急救服务、医防协同,力争在“十四五”末,医院样板。依托两大平台,驱动科研创新发展。“十四五”期间,医院将统筹谋划全院科研资源配置,建立统一的集成平台、临床研究大数据平台和专病数据库。全方位推进基础和临床研究转化平台建设,倾力打造新药新器械孵化平台,依托这两大平台,实现基础和临床研究转化的新突破,推动上下游产业链共同发展,实现“强化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能力,驱动临床科研两翼齐飞,助力学科建设发展”的目标。完善引育机制,筑牢人才发展基石。医院将持续加强人才引育,打造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医学人才梯队。完善更加开放、灵活、柔性的激励措施,医院发展规划和学科布局,兼顾临床和基础,精准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构建仁济特色青年人才培养模式,完善青年医师全周期培养政策,继续推进青年人才队伍的国际化培养进程,优化人才结构,强化人才激励,完善人才使用。作者:上海交通大医院党委书记郑军华、院长夏强策划:张灿灿王乐民编辑:于梦非肖薇审核:闫龑徐秉楠来源:健康报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vswto.net/xhjbzl/254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