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
近日,蒋女士因腹部不适在我院消化中心进行了肠镜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发现回盲部(回肠末端与盲肠互相交接的部位)可见一范围为2cm*1.8cm的半球状粘膜下肿瘤,该隆起表面光滑,质硬,可活动,建议进行超声检查。
在征得蒋女士同意后,我院消化中心医护人员对蒋女士进行了超声内镜检查,发现蒋女士回盲部隆起处见低回声病灶,起源于第二层。
(我们的消化道管壁一般有几个毫米的厚度,这几个毫米,从里到外,分别由粘膜上皮层,粘膜下层,固有肌层和最外边的浆膜层组成),考虑神经内分泌肿瘤可能性大。
完善相关检查后,蒋女士在我院进行了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由定医院消化内科副教授、医学硕士徐毅主任主刀,在麻醉师辅助静脉麻醉后,插镜至回盲部,在病灶部位注射甘油果糖,病灶隆起良好,后用IT刀逐步分离,再用钛夹(止血夹)封闭创面,将瘤体取出(瘤体直径达1.2cm)。手术过程非常顺利,用时不到30分钟。蒋女士术后身体无不适,恢复良好。
(注射甘油果糖)
(IT刀逐步分离)
(钛夹封闭创面)
(瘤体取出)
(瘤体标本)
自我院消化中心成立以来,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的开展已越来越成熟,至今已成功开展两百多例,受到了患者们的一致好评。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优势:ESD是一项先进的内镜技术,可以实现对胃肠道粘膜下肿瘤和胃肠道早期癌变病灶的治愈性切除,在避免外科手术及保留器官的同时,对病灶进行整块切除。具有创伤小,治疗成本低的特点,成功整块切除病变的治愈率高,复发率低,效果与外科手术相似,同时又能使大部分患者免除了外科手术的风险及术后对生活质量带来的严重影响。
消化中心专家介绍
王志勇
消化中心主任、教授
硕士生导师主任医师
杭州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医院重点学科——消化学科带头人
第七、八届浙江省消化内镜学会外援,浙江省消化病学会委员,浙江省ERCP学组成员,浙江省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成员,
杭州市消化病学及消化内镜分会副主任委员
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咨询专家,杭州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专家库成员。
主编加参编专著《消化系统疾病内镜诊治》、《中国实用医学》、《实用临床医学概论》三部。
主要研究方向:胆胰疾病的内镜诊治,消化道肿瘤内镜诊治,IBD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坐诊时间:周二上午、周三上午
消化中心专家介绍
郑庆春
消化中心副主任
医院进修学习,擅长电子胃镜、肠镜的操作及镜下息肉摘除、取异物、止血、硬化等治疗,对食道炎、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肠炎的治疗有一定的造诣。
坐诊时间:周一、周四
消化中心客座专家
徐毅
副教授、医学硕士
医院消化内科副教授、医学硕士。擅长诊治消化内科疾病,熟练掌握消化内镜及消化道各项介入诊治,擅长胆胰疾病及ERCP技术,熟练开展胆胰管结石取石术,胆胰管支架置入术等。熟练开展超声内镜检测,开展内镜下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