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最好找主任主治副主任主任医师到底

文章来源:消化科_消化疾病_消化疾病诊疗网站   发布时间:2024/9/16 12:01:29   点击数:
  长沙白癜风医院 http://www.bdfzkyy.com/

年近五十的王大婶最近感觉身体很不舒服,每次饭后都觉得胃胀气并且总是恶心想吐,肚子右边还有隐隐约约的疼痛感。这些症状持续了将近三个月,王大婶却觉得这些只是小毛病,自己随便吃点胃药就可以了。

但是吃了三个月药还没有见好,王大婶的儿子着急了,于是替她在医院消化内科主任的号,希望能一步到位直接把这个毛病看好。

到了看病的当天,主任先只是问了问病情和进行了体格检查,着急的王大婶儿子就催促主任立刻治好自己的母亲。主任让他别急,想要治疗就需要先确诊,而确诊还需要先做检查,主任给开了腹部B超并且预约了两天后的胃镜检查。

等做完检查回来的王大婶却被主任告知需要等检查结果出来才能作出诊断,有准确诊断才能对症治疗。这让她儿子感到不解,自己来找主任看病,结果也只是先做了做检查,根本没得到实际性的治疗,那自己找主任看病又和找主治有什么区别呢?

其实不仅仅是王大婶一家有这个疑惑,很多人在自己挂号看病时都会疑惑,主治、副主任、主任到底该怎么选?看病真的是最好找主任吗?

下面就让我们先了解选择他们三者看病有什么不同,再进一步解释看病究竟应该挂谁的号。

一、主治、副主任和主任有什么区别?

医院,一般医生只有到达主治医师职称才能出门诊,这里的主治医师并不是说主要负责治疗患者的主治医生,而是医疗卫生机构的中级职称,是初级职称住院医师通过年份经验的积累以及通过对应考核才能获得的职称。

主治医师通常在临床的一线工作,一个优秀的主治医师已经积累了相当多本科室的临床经验,可以说完全有水平作出正确的临床诊断。在门诊看病方面的能力是值得信赖的。

而副主任医师和主任医师则分别是副高级职称和高级职称,职称作为医生专业能力的等级评定,更高级的职称往往代表这个医生有更强的综合能力,不过综合能力不代表医术水平。

主治医师想晋升到副主任医师至少需要十年的临床工作经验,同时还需要完成科研论文等考核。副主任医院科室的中流砥柱了。

至于副主任医师想晋升到主任医师除了完成考核和科研要求,同时还受到科室名额的限制,通常来说,主任医师是一个科室的领头人,一个科室多数情况下只有一个主任。

主任是整个科室工作的负责人,多数情况下主任的医术是最好的,外科主任同时还多半有全科室最高的手术水平。但这并不绝对,职称大小不代表能力大小,尤其是医术高低。

医院,职称的晋升不单单是看医术如何,更重要的反而是看发了几篇文章,科研水平如何。所以主任未必在看病方面强于副主任,甚至有些主任因为长期脱离临床一线,在看病方面可能不如主治医师。

此外,医院医院医院的主任医师也有差距,虽然两者职称相同,医院门槛高,病人多,见到的疑难杂症也多,医院的主任在临床经验和医疗水医院的主任。

所以主治、副主任和主任三者总体来说差别在于临床经验的多少以及综合水平的高低,一般来说,这三者的水平是逐渐提高的。不过凡事都有例外,也可能出现主任更擅长管理和科研,而医疗水平不如副主任的情况。

而病人看病往往只在乎医生的医术水平而不是科研能力等其他能力,因此通过职称大小选择门诊医生并不是完全准确的做法。

二、我们应该如何选择主治、副主任和主任?

相信大多数人在挂号时面对主治和主任副主任时总会纠结,虽然清楚主任一般情况下肯定是水平最高的,但相对高额的挂号费却又让人犹豫,想省钱挂主治的号又怕医生技术不够出现误诊。

实际上,不管是主治又或者主任副主任,都会有误诊的可能性,只是说随着医生经验的丰富,这种可能性会越来越小而已。而且门诊作出的诊断也会经由上级医师审查,误诊的情况少之又少。

而如果得了疑难杂症,主治水平有限无法诊断的话,一般他也会请教上级医师,如果问题真的很复杂,最后总会一层一层往上转到主任那里。所以主治水平不够的问题无需过于担心。

因此,挂号时选取主治医师往往是相对经济实惠同时也很靠谱的选择。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在看病时选择主治医师就是最优解了,主治医师经验不足始终是他难以弥补的缺点。

而副主任医师不仅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于常见病、和典型的少见病,副主任基本都可以处理,而且看病不仅仅是一个脑力活同时还是一个体力活,而副主任一般处于人生的壮年时期,有足够的体力精力在门诊看病。

而且因为主任的晋升需要看多方面因素,例如论文水平、管理水平、医术水平等等。而病人看病只需要医生的医术高超就可以了,在这一点上,副主任医师很可能更胜一筹。

而且副主任医师作为科室的中流砥柱,门诊的排号也往往是最多的,这也意味着病人有更多的机会去挂到副主任的号,也让副主任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病人。这也是副主任医师看病的另一大优势。

可以说,找副主任看病基本是兼顾了临床准确率和经济实惠的最优解。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无论什么时候都不假思索地选择副主任医师看病。在有些情况下,挂主任医师的号是更好的选择。

目前来说,很多疾病的诊断依赖检查的开展。如果是第一次来看病,那主任能做的事情也很有限,和主治医师一样需要开具检查。而这也意味着高额的挂号费并没有换来额外的治疗。

而且很多科室的主任是并不出普通门诊的,病人往往只能在病房或者专家特需门诊才能找到他们,而特需门诊一般很难挂到号或者挂号费很贵。这也意味着病人应该先完善自己的检查,再来考虑是否需要找主任看病。

主任作为一个科室的代表,其医术通常值得信赖,有一部分更是医学界的翘楚,他们的门诊时间应该被视作一种宝贵的医疗资源。因此更需要妥善对待,一些比较简单的小病不应该浪费主任宝贵的门诊时间。

因此,一些疑难杂症或者无法确诊难以治疗的病人才更应该找主任进行治疗。把好钢用在刀刃上,让主任去解决复杂困难的问题,而让主治和副主任去解决相对简单的问题。这样才能更大限度地发挥主任经验丰富的优势。

所以,看病并不是最好找主任,而是需要根据具体自身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医师。

综上所述,如果是第一次看病,挂主治医师的就可以,因为大多数时候第一次问诊结束通常都是开具检查,这一方面任何医师都没有区别,所以我们第一次看病选择挂号费最低的主治医师就可以。

在完善检查之后,对于一些感冒发烧之类的小病,一般在主治医师这里就可以得到合适的治疗了。而对于一些症状相对严重的病人,可以挂副主任的号。

此外,还有一些医院医院做过检查,而可能因为病情复杂难以治疗,医院没有进行手术等治疗的条件。这样的病人最好应该直接挂主任的号,医院的主任来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一些专家门诊也是这些病人可以选择的方案,通常这些专家门诊的排号相对宽松,可能一上午只给排一两个病人,让病人和医生有更多的讨论交流时间,方便对疑难杂症的诊断和治疗。

最后,还有一些已经明确诊断的慢性病病人,比如糖尿病、皮肤病等,在出现并发症或者病情加重时,应该前往主任门诊或者特需门诊进行疾病诊治。

还有一种更为简单的方案就是直接挂副主任的号,副主任的号通常都比较多而且挂号费相对不高。这样既能得到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诊治,又相对节省了挂号费用,是病人最方便经济的挂号方案。

对于上文提到的王大婶,她在做完腹部B超以后回到主任那里,主任根据B超结果显示肝部出现圆形、包膜完整、边界清楚的无回声区判断王大婶患有肝囊肿,在与王大婶和家属商量后办理了入院手续。

王大婶入院以后继续完善了相关检查,准备择期手术,而手术的主刀医生正是主任。她儿子也在病房陪护期间与病友家属讨论起来了看病挂号问题,在一番讨论之后感叹看病挂号也算是一门学问。

原来自己第一次直接去挂主任号实际算是一种浪费行为,看病并不是最好找主任,而是需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主治或者主任副主任。

在顺利的手术和术后恢复后,王大婶平安出院了,她儿子也明白了以后如何更加经济便捷地在门诊挂号看病。

参考文献:

[1]杨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晋升机制探讨[J].中国卫生人才,(09):62-64.

[2]马千慧,吴恩东,杨楠等.医院临床医师高级职称聘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19(07):-+.

转载请注明:http://www.vswto.net/xhjbft/281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