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消化科_消化疾病_消化疾病诊疗网站 发布时间:2016-11-24 22:06:49 点击数: 次
在过去的10年里,ASD的患病率逐年增高,胃肠道功能紊乱(如腹痛、腹泻、呕吐、慢性便秘和胃食管反流等)在ASD儿童中普遍存在。不同的研究发现ASD儿童胃肠道症状患病率不同,但ASD儿童与正常发育儿童相比出现胃肠道症状的可能性更高。这些胃肠道症状的高发生率可能反映ASD儿童的消化吸收功能和肠道菌群的异常。人体内菌群对机体的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肠道微生物能够帮助多种植物多糖的消化吸收,为人体提供能量、合成必须的维生素,对维护免疫系统的功能也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可以通过复杂的传导通路(肠-脑轴)影响大脑功能和行为。在临床上,大多数患胃肠道疾病的ASD儿童被转诊到精神科,这是因为ASD儿童表达能力有限,而家长和医生常常误将胃肠道症状当作行为问题,这种情况会使ASD儿童的胃肠道问题得不到及时评估和诊断,从而错失治疗的机会,而长期的胃肠道问题可能会发展成为严重的终身状况。ASD儿童胃肠道疾病的临床表现ASD儿童普遍存在的胃肠道症状ASD儿童中最常见的胃肠道症状是慢性便秘、腹痛伴或不伴腹泻。其他胃肠道异常包括由于便秘引起的大便失禁、胃食管反流、腹胀、双糖酶缺乏、胃肠道炎症以及肠道神经系统异常。在ASD儿童中,这些胃肠道功能紊乱的病因还不明确,但它可能与肠道菌群的失调和过度使用抗生素有关。胃肠道功能紊乱与ASD的关系,二者可能是因果关系,或者互为因果关系,或者两者是共病的关系,相关致病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患有胃肠道疾病的ASD儿童的非胃肠道症状值得重视的是,患有胃肠道疾病的ASD儿童可能典型地或非典型地表现出非胃肠道症状,包括行为改变和问题行为。胃肠道功能紊乱的行为表现可能包括睡眠障碍、重复行为、自我伤害、攻击行为、易怒或情绪不稳定和发脾气。研究发现ASD儿童的异常睡眠、对抗行为和刻板强迫行为与胃肠道问题显著相关。研究发现部分ASD儿童肠道通透性增加(也称为肠漏,gutleakage),使毒性物质或过敏原更易透过肠道进入血液系统,再透过血脑屏障影响大脑发育或造成损害。因此当ASD儿童表现出一些行为症状时,家长需要密切观察儿童的生理状况,探究出现这些行为的根本原因。ASD儿童的行为表现与可能合并的消化道疾病总结如下表ASD儿童的行为表现可能合并的消化道疾病睡眠障碍腹痛、胃食管反流自伤行为、发怒、攻击行为和对抗行为便秘、胃食管反流、胃炎和肠炎抗拒排便、大便次数减少、大便失禁便秘大便失禁慢性腹泻、消化不良可察觉的腹部不适:压住腹部,抱住腹部和哭闹便秘、胃食管反流、肠炎、消化不良胀气、哭闹便秘、乳糖不耐受ASD儿童更多出现胃肠道疾病的可能原因★肠道微生物组成改变ASD儿童经常存在便秘、腹泻和胃食管反流等胃肠道问题,研究发现这些胃肠道问题可能与肠道菌群的改变有关。已有研究表明ASD儿童的肠道菌群构成与正常发育儿童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肠道微生物组成的改变将会引起机体一系列的反应,其中最重要的是体内代谢物质的改变。研究发现ASD儿童的一些游离氨基酸、短链脂肪酸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含量发生了变化,其中有益短链脂肪酸的含量降低,从而使肠道的蠕动性降低、肠粘膜屏障作用功能降低,进而影响肠道功能肠道上皮细胞通透性增加肠道上皮屏障是微生物、抗原和免疫原性蛋白质接触的主要部位,它起着安全守护的作用,允许需要的成分进入,而阻止有害微生物和抗原的传播。肠道上皮屏障的通透性的增加,给细菌的传播提供了通道,同时增加了抗原、毒力因子、其他病原体和细菌代谢物在体内传播的可能性,从而影响大脑功能和炎症过程。肠漏假说认为部分ASD儿童不能消化分子量大的阿片类物质如麸质和酪蛋白,它们能通过肠道中的缝隙进入血液,导致儿童对麸质和酪蛋白的过敏反应,进而引起多种神经精神症状[20]。研究表明当ASD儿童执行无麸质/无酪蛋白饮食(gluten-free/casein-freediet,GF/CF)后,核心症状有所改善。肠道内消化酶活性或含量的降低研究发现,有胃肠道问题的ASD儿童双糖酶活性降低,双糖酶存在于小肠粘膜吸收细胞的刷状缘内,包括乳糖酶、蔗糖酶、麦芽糖酶、异麦芽糖酶及海藻糖酶等,其功能是使双糖分解为单糖,然后转运单糖穿过细胞膜而吸收,当双糖酶缺乏或活性降低时,未被吸收的双糖随着肠腔内容物到达结肠,在结肠内被细菌分解代谢,产生C02,H2及其他气体和有机酸,这些物质会破坏胃肠道内环境和肠渗透性,出现腹胀、腹痛、腹泻、肠鸣、排气过多等胃肠道症状。免疫系统功能异常研究发现伴有持续性胃肠道症状的ASD儿童与正常发育儿童相比产生较多的促炎症因子和具有先天免疫刺激的反调节性细胞因子。JyonouchiH等()的研究揭示ASD儿童肠道中存在炎性变化,与正常发育儿童相比产生更多的白介素-12(IL-1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免疫系统控制着各种炎症媒介物的释放,包括白介素和肿瘤坏死因子,所有这些物质都能引起肠道内的炎症。ASD儿童常见的肠道炎症主要有食物蛋白诱发的直肠结肠炎、小肠结肠炎和肠病乳糜泻(谷蛋白敏感性肠病)。有研究表明当部分ASD儿童饮食中去除相应的食物后可以使一些症状得到一定改善或消失相关治疗方法的展望益生菌益生菌能够降低肠道的通透性从而使肠道维持健康的环境,因此它对ASD儿童的胃肠道功能紊乱可能存在一定的改善作用。消化酶研究表明ASD儿童可能缺乏特定的肠道消化酶,导致部分食物未被消化进入肠道,改变了肠道菌群结构,产生毒性代谢物质。研究发现给ASD儿童连续服用3个月消化酶后其情绪问题、行为问题和胃肠道症状有所改善,补充的消化酶可能帮助部分营养物质的消化,从而改善胃肠道环境,改善肠道菌群组成,减少有害物质的生产。饮食疗法大部分的ASD儿童都有与饮食相关的综合问题,他们可能会对含麸质、酪蛋白的食物产生反应、对特定食物过敏、体内酵母增长过快、低血糖等。研究发现很多ASD儿童表现葡萄糖耐受不良和碳水化合物消化问题。研究中我们注意到当ASD儿童食用含蔗糖食物后会表现出更多的自我刺激行为,而停止蔗糖食物摄入后相应的自我刺激行为就会得到改善,这可能与ASD儿童的双糖酶缺乏以及酵母菌增殖有关。BandiniLG等()的研究发现与正常发育儿童相比ASD儿童表现出更多的食物选择性,拒绝一些食物而特别钟爱某些食物。有研究表明当ASD儿童执行无麸质/无酪蛋白饮食(gluten-free/casein-freediet,GF/CF)后行为问题和注意力得到改善。文献来源:张梦想,王娟,孤独症谱系障碍与胃肠道疾病研究进展,生理科学进展年第47卷第4期,-.END蜗牛宝贝健康支持群自闭症医学进展
安徽治疗白癜风医院郑州哪儿有治疗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