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感冒气喘护理
(1)感冒流涕、发热后的一两天会开始咳嗽,伴随咳嗽的逐渐增加出现气喘现象。
(2)预防婴幼儿患感冒气喘的方法
1)预防感冒:加强身体锻炼、增加户外活动;合理的穿衣不要忽冷忽热;家中有感冒的病人,应尽量与婴幼儿隔离,如果不得不与婴幼儿接触,最好戴口罩,从而增强婴幼儿机体抗病能力,减少感冒。
2)保持良好的居室环境:定期通风换气,室温不要过高过低,并保持一定湿度。
3)注意生活细节:尘螨是气喘最重要的过敏源。
1·感冒后的护理:
1)多喝水
2)加强营养,少吃多餐
3)增加睡眠时间
4)保持室内通风
5)常给婴儿数呼吸的次数
2.发热:如不爱吃饭、无精打采,体温38.5℃以上,可给他吃退烧药或温湿敷。如果喘息、精神不好、医院看病。
3.佝偻病
早期表现:好哭、睡眠不安、多汗、夜惊并出现枕秃现象。重度患儿:全身肌肉松弛;记忆力、理解力差;说话、走路迟。
注:是不是佝偻病需诊断;服鱼肝油剂量需遵医嘱。
4.缺铁性贫血
表现:面色苍白(尤其是唇和指甲),乏力、不爱说话、食欲下降;稍大的婴儿还会出现异食癖,常伴有头晕、耳鸣、呕吐、腹泻等,还会出现口腔炎、胃炎和消化不良等。缺铁会导致精
神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疾病。生活护理:及时添加含铁丰富且容易吸收的辅食,如蛋黄、鱼、瘦肉、绿叶菜等。
5.早期肥胖症
主要原因:营养过剩
护理:
1)坚持母乳喂养,至少4个月以后添辅食,6个月以前不填固体食物。
2)多喝水、果汁、不要渴时以奶代水。
3)饮食要有规律,不要一哭闹就喂奶。
4)对嗜睡的要用运动方式减少白天睡眠时间。
5)每天安排一定的运动项目,坚持锻炼。
6.肺炎(冬、春季为多)
症状:咳嗽严重、常出现呼吸困难,流鼻涕、持续数天高烧(38℃)不退,精神状态不佳、食欲不振、睡眠不安。
护理:需及时就医。
7.细支气管炎(春季、冬季为多发季)
症状:咳嗽、流鼻涕,持续4~5天,然后逐渐呼吸急促、烦躁不安、甚至喘鸣。观察护理:当婴儿出现胃口不佳、发烧、耳朵疼痛(婴儿会以抓耳朵来表示),睡眠不安等,应及时就医。
生活护理:
1)多喝水、新鲜果汁。
2)胃口不佳或呼吸困难时,可少吃多餐,保证营养。
3)发烧超38.5℃,考虑用退烧药。
4)避免带去公共场所、商场,避免接触感冒人群。
5)家庭中避免交叉感染,成人从外面回来,应洗手换衣再抱婴儿
8.便秘
症状:干燥坚硬、秘结不通;72小时以上不排便;有便意却排不出。
原因:
1)吃得太少,饮食不足。
2)食物成分不当。
3)肠道功能失常,生活不规律,不按时大便或环境变化造成精神紧张
4)饮水过少。
生活护理:
1)增加菜水、新鲜果汁、水果、碎菜。
2)养成定时排便习惯。
3)适当增加运动量
4)每天按摩足三里,有助肠蠕动。
家庭治疗:
1)小肥皂头润滑肛门,软化大便。
2)牛奶中加入适量白糖。
3)使用小儿开塞露。
4)不宜轻易使用泻药。
9.腹泻(6~11月为高发人群,多发季10~12月份)
症状:大便呈稀便、水样便、黏液便或脓血便,或每日次数增多。
传播途径:粪----口传播
家庭首选治疗方案:
补水。(母乳、牛奶、米汤、稀粥、菜汤、白开水等)。
预防:
1)坚持母乳喂养,防止腹泻与过敏。
2)秋季腹泻可服用轮状病毒疫苗预防。
3)人工喂养奶瓶要煮沸消毒,防止细菌传染;做辅食时饭前便后要充分洗手。
4)保持室内外干净整洁,防细菌繁殖。
10.腹痛
表现:剧烈或阵发性哭闹、烦躁不安、下肢蜷曲,面色苍白、冒冷汗。
原因:换寄生虫病、癫痫、扁桃腺炎、肺炎、阑尾炎、肠套叠等疾病,可引发轻重不等的腹痛;多食生冷食品、冷饮也可导致腹痛。
应对护理:用手稍用力揉肚子的各个部位,婴儿不抗拒,反而安静,说明为肠痉挛等功能紊乱引起的;如抗拒或触及某一部位时哭闹加剧,可能有器质性病变,需立即就诊。
生活护理:
1)忌服止痛药,会掩盖病因。
2)腹痛较轻或肠痉挛腹痛,可多喝一些温开水。
3)可使用缓解痉挛的药物治疗。
4)如不能缓解,应及时就医。
11.湿疹(多发于1~3个月,半岁后减轻)
症状:有红斑、小红豆疹、水疱等。
原因:
1)有遗传、有过敏家族史。
2)比较胖,为渗出性体质的孩子易患湿疹。
3)过敏、气候变化、水土不服。
4)穿着化纤衣物、尿布。
5)尿布清洗不干净,上面残留碱性物质。
6)消化不良、腹泻都容易引发湿疹
家庭预防:
1)衣服、被子、枕套勤洗勤换。
2)居室内保持卫生、干燥、通风。
治疗:
1)轻者温水洗患处。
2)重者外用婴儿湿疹膏等。
3)严重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防过敏药。
北京白癜风皮肤科白癜风医院石家庄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