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消化内镜发展逐步推动学科进步

文章来源:消化科_消化疾病_消化疾病诊疗网站   发布时间:2021-8-5 17:17:09   点击数:
  治疗白癜风中药配方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750275.html

一根带有镜头的软管,探入消化道,切息肉、取异物、除梗阻、早癌筛查、堵血管漏洞…..这些在以前只能开膛破肚、大动干戈才能进行的治疗,如今体表不留任何伤痕就能很好地完成。消化内镜作为消化内科医生的第二双眼睛,从食管到胃肠,几乎所有病灶都能在镜头下无所遁形。内镜下的诊治不仅打破了内科医生药物治疗瓶颈,还填补了外科无法涉猎的技术空白。

过去消化道疾病检查没有显像仪

诊断十分受限

80年代,尽管那时已有被医生戏称为“胃内照相机”的光学显微胃镜”,但没有显像仪,医生只能通过佩戴目视镜查看患者消化道情况,视野模糊,操作十分不便,而且胃镜管道粗且硬,检查过程十分痛苦,很难被患者接受,也无法提供精准的诊断结果,消化内科医生的双眼如同蒙上一层纱,除了对消化道疾病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别无他法。有时甚至对可能危害生命的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只能面临器官缺失的风险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医院建院后,率先在全市引进第一台电子胃镜,不仅有了专门的成像系统,还多了内镜器械取病理活检的功能,电子镜材料较光学显微胃镜更为柔软,消化内科“探入式”诊断开始渐渐被患者所接受,也为消化道疾病的诊治打开了新局面。

从诊断到治疗

消化内镜发展逐步推动学科进步

随着内镜技术发展,去年,医院消化内镜由原二楼搬迁至七楼。如今在这面积平方米的诊疗中心里,拥有国际先进的日本奥林巴斯、富士能电子内镜系列,包括电子胃镜、电子全结肠镜、治疗镜、胶囊内镜、小肠镜、放大内镜、十二指肠镜及各种内镜治疗相关的器械、配件。

消化内科始终坚持临床与内镜诊疗相结合。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汪嵘主任的帮扶和学科带头人丁斌虎的带领下,消化内科医师团队不仅开展了早癌筛查、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内镜下黏膜肿物挖除术(ESE)、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经内镜黏膜上肿物切除术(STER),还熟练掌握消化道狭窄扩张、支架置入等各种内镜治疗。

从前消化内镜在许多医务人员和患者脑海中不过是一项辅助性检查,只能进行单纯的消化道检查和简单的息肉切除,很多治疗功能并不为人所熟知。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消化内镜诊疗基本从口腔到肛门都能覆盖,确诊率高、并发症少、预后快、费用低、安全性高、患者检查舒适度提升等特点,越来越被医患接受和重视。

医院配备了各种先进的消化内镜。如高清放大内镜可以放大病灶,让视野更清楚;染色内镜可以把病灶对比度显示出来,判断病灶范围;超声内镜可以判断病灶深度。

66岁施姓患者,行胃镜体检发现,胃体多发表浅隆起凹陷型病变,经放大染色内镜诊断为胃体多发早期胃癌,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汪嵘主任给予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治疗,完整切除了肿瘤。

对于各种早期消化道肿瘤的诊治,消化内镜具有独特优势,它像侦察兵一样有着火眼金睛,能及时发现早期食管癌、早期胃癌、早期肠癌,然后像挖地雷一样,轻松除掉各种早期消化道肿瘤,成功挽救患者性命。

除了消化道早期肿瘤,消化内镜用于切除息肉等消化道病变效果同样显著。

消化内镜进入胃肠道直达病灶,就像一台体内照相机和一双机械手,帮助消化内科医生近距离观察胃肠道状态,对其进行诊断和治疗。这双慧眼和巧手,随着医护人员诊疗及操作经验的不断积累,逐步推动学科进步,以最小代价解除患者病痛,为患者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责任审核:杨宇星

责任编辑:苏鸿雁

图文编辑:苏鸿雁丁志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vswto.net/xhjbjy/250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