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澎湃新闻5月22日报道,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滑膜肉瘤”患者包桂荣在医院医院(医院)接受DC-CIK生物免疫疗法治疗,两个疗程花去6万多元后,发现癌细胞转移到了脊柱。她再次找到医院,发现科室已经撤销,当初给她治疗的医生宫殿玉也不知去向。
一个多月前,同样罹患“滑膜肉瘤”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生魏则西通过百度搜索,到北京武警二院接受DC-CIK生物免疫疗法治疗,但最终不治身亡。包桂荣在得知魏则西事件后,发现自己的求医经历与魏则西相似,怀疑自己被骗。
5月19日,医院宣传科一位向姓科长回应澎湃新闻,宫殿玉是该院以前聘用的医生,但两年前已因年龄较大被解聘,相关科室“早就撤销了”,目前医务部门正在与包桂荣联系,“将走法律程序,纯粹污蔑”。
5月21日,向姓科长在短信中又回复称:“(医院科室)绝对没有(对外)承包,我们的专家对包(桂荣)这个患者治疗的效果不错,不然(她)早死了,(医院)绝对没有涉莆田系。”
治肿瘤却被安排在消化科
《细胞培养同意书》
包桂荣向澎湃新闻讲述,她是在年初,通过百度搜索知道医院可以进行DC-CIK生物免疫治疗,并很快通过网站,与一个名叫宫殿玉的医生取得联系。对方告诉她,这种新的疗法不需要放疗化疗,甚医院,只需要丈夫抽血培养细胞即可。
在此之前,医院做了肿瘤切除手术,据她说,切除术后她做了十次病理检查,其中八次是良性,两次是恶性。医生告诉她还需要进行放疗和化疗,但一向爱美的包桂荣看到那些因化疗、放疗掉光了头发的病友,拒绝了。
医院的一份病历对其入院时的情况写明:“术后冰冻切片病理:软组织恶性肿瘤,大部分坏死,部分切缘未见正常组织。”
包桂荣称,宫殿玉告诉她,用DC-CIK生物免疫治疗新疗法治疗3个疗程,做一个疗程就可以保证癌细胞两三年不转移,三个疗程下来可以让病情稳定六七年。这位医生还告诉她,每个疗程的费用是3万元,叮嘱她带够钱。
实际上,生物免疫疗法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据报道,国家卫计委年8月曾回复一位申请信息公开的患者,称目前医院开展癌症免疫疗法,也没有组织过任何一次该疗法的临床试验。
“魏则西事件”调查组在公布对武警二院的调查结果时,也要求该院停止使用未经批准的临床医疗技术,终止与上海柯莱逊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合作。柯莱逊公医院提供生物免疫疗法的细胞培养工作。
包桂荣当时并不知晓这些,带着试一试的心理,年3月,让丈夫苏连福到北京抽血做细胞培养。半个月后,包桂荣被告知细胞已经培养好,可以进行回输。
包桂荣说,第一次见到宫殿玉时,被安排在消化科接受治疗。医务人员告诉她,肿瘤科的床位已满,所以她被临时安排在消化科。包桂荣保存的长期医嘱记录单也显示,病区注明为“消化科(2)”。
包桂荣介绍,第一次输液后,她就发烧,但医生告诉她是正常反应,并给她开了退烧药。年7月,她又去做了第二个疗程。结束后她还给儿子发去了自己的照片,儿子回复她“你越来越精神了”。
但年初,她发现病情加重,当年9月,她在内医院诊断后,医生告诉她,癌细胞已经转移到其他器官,“脊柱倒数第四骨节已经空了”。年12月24日,河医院的诊断证明书显示,包桂荣“左大腿恶性脂肪肉瘤术后骨转移”。
包桂荣大感意外。年底,她再次来到北京医院准备进行第三个疗程的治疗。让她无法接受的是,此时已经找不到宫殿玉医生,曾经治病的三楼18号房,如今显示为“癫痫中心”。
“以前消化内科办公室里都是座机,很多人打来咨询免疫疗法,医生们一直忙于接电话。但我再去的时候,座机全没了,办公桌也都是新的,连门口的牌子也换了。”包桂容说,她当时在医院门口等了好几天,也没有等到医生回话,钱快用完时又回了内蒙古。
魏则西事件曝光后,包桂荣发现自己的经历与魏则西类似,怀疑自己也被骗。她告诉澎湃新闻,为治病负债几十万元,最近租住在通辽,但由于没钱交房租,前几天被房东赶了出来。
医院:绝对没有涉莆田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