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玉米即将上市,玉米在饲料中使用比例占到6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饲料之王。玉米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饲料质量的好坏,新玉米在饲料的应用比例逐渐提高。但是在使用新玉米时往往会引起蛋鸡粪便稀甚至下痢、生长缓慢、死淘增加、产蛋率下降、蛋品下降等,肉鸡出现下痢、料便、生长不良等。这到底怎么回事呢?新玉米又有哪些特点和危害呢?
一、新玉米的特点
1、新玉米水分高,新玉米水分一般为15%-20%,过高的水分会降低饲料中能量的浓度,代谢能降低,打破了日粮中各营养素间的平衡关系。饲料成分的改变会产生应激反应,降低抗病力,甚至诱发其他疾病。
2、新玉米是后熟生理作物,新玉米的抗性淀粉、非淀粉多糖等抗营养因子含量较高,在小肠中不能被酶解,难以消化,不吸收,引起动物消化不良,腹泻等不适。使用前必须有一个淀粉化过程才能完全成熟,一般放置一个月以上经过第二次成熟,使大分子多糖转化成容易吸收的淀粉,能量才能被很好利用,才能将产能发挥到极致。
3、玉米霉变不只发生在贮存过程中,实际上在采收前的田间就约有25%的玉米已受到霉菌污染,霉菌的存在致使短期贮藏发热霉变的风险加大,而在加工粉碎后更容易导致霉变,霉菌毒素污染给饲料品质的控制带来巨大难度。加大监控力度,把生霉粒控制在1%范围内,不完善粒控制在5%以内。不完善粒主要是破碎粒,玉米经破损后,其表面积会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容易导致玉米快速氧化,玉米质量急剧下降,同时破损的玉米失去了种皮的天然保护,各种霉菌可以轻易的侵入,导致玉米发霉,各种毒素增加。
二、新玉米对养鸡造成的危害
1、新玉米能量不足,蛋鸡表现减蛋、消瘦,鸡群肠道病加重,甚至死亡,增加药物成本。
2、饲料转化率低,新玉米抗性淀粉含量最高,储存经过5-6周抗性淀粉含量才会降低。烘干干燥的新玉米,由于淀粉变性,直链淀粉增多,不能被动物吸收利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消化率。
3、新玉米水分大,易发霉。霉菌毒素会破坏机体的免疫系统,如鸡的胸腺、脾脏、法氏囊和肝脏等,大大降低鸡体的抗病能力,增加鸡群感染新城疫、禽流感、传支等病毒病的发病几率。在养殖中,腺肌胃炎、坏死性肠炎的发病率大多是由于霉菌毒素超标导致的。
三、解决措施
1、控制水分,保持营养平衡。玉米水分一般控制在14%以下,如果水分超过14%,我们要根据玉米实际水分含量,计算能量缺乏情况,调整能蛋平衡。比如说水分增加了5%,加了60%的玉米,这样营养水平就下降了3%,维生素、氨基酸、微量元素、食盐、钙磷都下降3%。
2、适度陈化,时间需要一个月以上。新玉米收割以后,有一个后熟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抗性淀粉、非淀粉多糖会逐渐减少。储存1月以上在进行使用,减少抗淀粉性的影响。同时在使用新玉米时,一定新老玉米配合使用。经过一段时间的过渡段,逐渐增加新玉米的添加比例,以减少抗性淀粉的影响。过渡期一周以上,每日替换量不高于的10%。
3、严把质量关,控制霉菌毒素的含量。大型饲料厂验收玉米,会严格控制霉菌毒素的含量,而我们一些养殖户自己采购原料,自己配料,有条件一定检测玉米中霉菌毒素(黄曲霉毒素、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同时在饲料中我们一定添加脱霉剂,可以使用甘霉解,降低饲料中霉菌毒素和动物体内的霉菌毒素,减少对动物的危害。
甘霉解--新型霉菌毒素解毒剂1、主要成分甘草、霉菌毒素降解酶、蒙脱石。
2、产品特点本品中含有的甘草次酸可以促进胃部粘液形成和分泌,延长上皮细胞寿命,有抗炎活性;甘草甜素进入机体可以水解成葡萄糖醛酸,葡萄糖醛酸可以和霉菌毒素及肝脏中的药物残留结合成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并排除体外以达到保肝解毒的作用,同时起到霉菌毒素解毒剂的作用。
霉菌毒素降解酶对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呕吐毒素等四类霉菌毒素有着极高的降解效果,显著降低了养殖端霉菌毒素所导致的危害和负面影响。
(1)酶促分解毒素,绿色,安全;
——第3代,黄曲霉毒素分解酶技术
——国内领先,玉米赤霉烯酮分解酶技术
——高效去除重金属、药残、农残、自由基等影响机体健康,特别是影响肝脏健康的有害物质
(2)不破坏,不吸附饲料营养,不影响抗生素效果;
——酶促反应,专一高效
——高新科技只吸附霉菌毒素,不吸附营养物质,不影响抗生素效果
(3)霉菌毒素降解酶抗逆性强
对产生霉菌毒素降解酶的微生物进行了抗逆性改造,对消化道胃酸、胆碱、胰蛋
白酶等不敏感。
(4)耐热性能好,可应用于饲料制粒加工
3、主要作用(1)高效降解霉菌毒素,减轻肝脏解毒压力,增强肝脏的代谢功能。
(2)修复动物因霉菌毒素引起的生殖系统和消化道损伤,提高肠道健康和繁殖性能。
(3)解除霉菌毒素导致的免疫抑制,增强机体免疫力,增加对其他疾病的抵抗力。
(4)解除霉菌毒素导致的生长抑制,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改善畜产品品质。
4、用法用量本品g兑水斤或拌料斤
5、包装规格25kg/桶
6、注意事项(1)配合其他药物时需单独溶解后再使用。
(2)受潮易板结,偶有结块不影响疗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