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十三人民医院孙文静一发现就是晚期消化

文章来源:消化科_消化疾病_消化疾病诊疗网站   发布时间:2023-4-16 13:21:25   点击数:
  

曲爷爷(化名)今年74岁,身体一直很硬朗,但最近经常出现烧心,偶有反酸、上腹部不适等症状,到医院检查,医生建议做胃镜。经胃镜检查发现曲爷爷食管中段出现早期病变,活检证实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癌症倾向)。行食管黏膜剥离手术后,病情得到恢复。

“太感谢医生了,救了我的命。”曲爷爷感慨到。

▲正在查房的孙文静

消化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孙文静说:“其实,这位患者能够得到救治,很大一个原因是发现及时,病情还未进展至进展期食管癌。”

消化道是人体口腔到肛门这段长长的管道,包括食管、胃、小肠、结肠、直肠,其中任何一个部位都有可能发生肿瘤性疾病。

据年国家癌症中心在《国家癌症中心杂志》(JNCC)上发布的《年中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显示,我国10大高发癌症中,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等消化道肿瘤均位居癌症发病率和癌症相关死亡率的前十名。因此,提高对消化道肿瘤的认识,早筛查、早发现、早治疗,对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尤为重要。

消化道肿瘤,一半是吃出来的

大量研究已证实,消化道高发肿瘤的高危因素包括:

(1)遗传因素,消化道肿瘤的家族史;

(2)饮食因素,包括热食、快食、烫食、三餐不规律饮食、营养元素的缺乏等;

(3)环境因素,包括空气污染以及饮用水污染;

(4)生物因素,例如食用霉变的食物等;

(5)基础性疾病及传染性疾病,例如肥胖、糖尿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

除此之外,职业因素、经济水平、文化水平、医疗水平、代谢性疾病等也会影响消化道系统疾病的发病及预后。

病从口入,不难发现,其中大部分都与吃的东西有关。以发病率较高的食管癌和胃癌为例,多与饮食习惯不佳(高盐饮食、多腌制)、饮酒、抽烟等因素相关。此外,幽门螺杆菌感染高发也是导致我国胃癌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空气污染和饮用水污染环境下,更易感染幽门螺杆菌。

出现症状大多为进展期,早期筛查尤为重要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医院内镜科主任王贵齐教授在“委员通道”上表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早期唯一的症状是,没有典型的症状。”

呕血、黑便、便血、不明原因的贫血、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腹部包块、吞咽困难、治疗后缓解不明显的腹痛等腹部症状,都是消化道肿瘤的报警症状。但一般来说,出现上述症状,说明疾病大多已进入到进展期阶段。所以,无症状时期的早期筛查尤为重要。

建议40岁以上无症状人群接受胃肠镜检查

目前最常见的筛查方式为胃镜、肠镜、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检查。胃镜、肠镜检查可帮助我们发现消化道肿瘤的早期病变,即在消化道肿瘤的早期阶段或者癌前状态即可诊断。

多项研究报告显示,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因此,建议40岁以上无症状人群接受胃肠镜检查,这是避免消化道肿瘤威胁生命的最佳途径。此外,具备高危因素的人群也应该定期接受检查。

▲消化道肿瘤患者的治疗

对于已经发展为消化道肿瘤的患者,可以根据肿瘤的类型和临床分期,进行针对性治疗。主要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治疗、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早期消化道肿瘤(早期的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是有可能通过胃镜或肠镜下治疗的方式获得治愈性切除,且术后预后良好。因此“发现一例早癌、挽救一个家庭”,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在消化道肿瘤的防治中具有重大意义。

预防消化道肿瘤,从健康生活方式开始

消化道肿瘤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预防消化道肿瘤,就要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饮食结构合理,荤素搭配,低盐饮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避免烧烤、腌制、辛辣刺激性食物摄入;戒烟控酒,控制体重,适当运动,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养成使用公筷、分餐制、餐具消毒的习惯,防止幽门螺杆菌感染。最后,定期体检,尤其是高危人群和无症状但年龄大于40岁的普通人群,也建议定期做胃肠镜检查。(文/李灵;图/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vswto.net/xhjbft/274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