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年度中国医学院校/医院科技量值暨-五年总科技量值”。相关榜单覆盖全国所独立医学院校和设立医学学科的综合大学,以及全国1,医院。医院科技量值涉及综合榜及31个学科前位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于年首次创立科技量值(STEM)概念,并于年首发“五年总科技量值(ASTEM)”。对比历年榜单,本年度医学院校/医院科技量值体现出以下多方面亮点。
今年五大亮点亮点一:医院“稳健上升”
在今日发布会上,上海交通大学医医院被“点名表扬”。年度时,医院STEM综合榜第25位,次年升至全国第9位。到、年度,它一度跌出前十,但于今年重回全国第9。
此外,该院的“-五年ASTEM”较上一年度亦有所提高,前进3位、升至全国第11。ASTEM充分考虑科学研究的长期性特点,基于最新完善的指标体系,对过去5年的累积数据进行测算。它能更好地反映出,医学机构在一定时期内稳健上升的科技实力。
根据榜单,本年度STEM医院综合榜全国前十分别是:医院、中国医医院、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浙江大医院、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医院、中医院。
值得一提的是,医院的年度STEM综合排名也较去年有所提升,排名前进3位,升至第6。但其ASTEM下降一位,从全国第6降至全国第7。这或和其近年来综合STEM排名波动有关。此前4年,医院综合榜第10、6、7和9位。
亮点二:加强科技产出指标的比重
科技量值榜单的评价体系会综合考量科技产出、学术影响、科技条件等3方面。年至今,相关指标体系占比发生显著变化。
其中,高质量论文、专利和专利转化、指南和标准、被国际权威指南引用论文等属于“直接科技产出”,权重从年度的37.6%,升至本年度60.0%。会上强调,这些指标是科技量值的重点。
科研项目、科研平台等“科技条件”指标比重从28.9%降至本年度15.0%。同期下降的还有科技奖励、人才称号、学术任职等“学术影响”指标。
亮点三:学科竞争激烈
相较于上一年度,心血管病学、呼吸病学、结核病学、血液病学、肾脏病学等学科科技量值“三强阵容”保持不变。也有部分学科排名出现较大变动。
比如,本年度麻醉学科技量值前三分别是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中国医医院。上一年度排名第二的医院跌至全国第6。
本年度消化病学科技量值前三分别是浙江大医院、医院和医院。上一年度排名第二的上海交通大医院跌至全国第4。
上一年度在“内分泌病学与代谢病学”榜居全国第4医院,今年升至全国第2。
亮点四:华西与北京协和“霸榜”
综合科技量值前10的医院均具有强大的学科支持。
在31个学科排行中,医院与中国医医院分别有15和10个学科,进入相应学科科技量值的全国前三。
亮点五: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