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肿瘤治疗引起恶心呕吐的自我管理手册

文章来源:消化科_消化疾病_消化疾病诊疗网站   发布时间:2021-12-11 15:35:46   点击数:
  

预期性呕吐的

治疗和护理

科学防护

知识科普

自我防护

化疗是肿瘤的治疗手段之一,但在挽救和延长癌症患者生命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良反应。其中恶心、呕吐、脱发、全身无力、食欲不振等是常见的不良反应。

据相关数据显示,90年代初70%以上的肿瘤化疗患者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反应;年前约50%左右;近十年来,仅有25%患者会发生,而且大多数反应不重,这得益于化疗药物的毒性减低和止吐药物的进步。因此,因担心恶心、呕吐而选择放弃化疗,错失治疗的机会,甚至导致肿瘤进展,那就得不偿失了。

如果认为恶心、呕吐仅仅是我们表面上看到的消化道不良反应,那就错了。它对患者的情感、社交和体力都会产生明显的影响,降低生活质量,并可能造成代谢紊乱、营养失调、体重减轻,增加患者对治疗的恐惧感,严重时不得不终止抗肿瘤治疗。

因此,积极、合理地预防和处理肿瘤治疗相关的恶心、呕吐,将为肿瘤治疗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恶心、呕吐本身有什么危害?

恶心、呕吐直接导致患者食欲减退,进食减少,看到食物,特别是油腻的食物就诱发加重恶心、呕吐的发生,造成体力下降、乏力、情绪低落,甚至失去继续治疗的信心。

持续多日严重的呕吐,如果没有及时处理,可能会造成患者的体内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包括低钾、低钠、低氯血症等,严重会导致代谢紊乱、机体功能受损。患者进食减少会造成营养不良,机体免疫力下降,术后的患者可能导致切口迟迟不能愈合、切口感染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增高,直接影响术后恢复及疗效,甚至危及年老体弱患者生命。

怎样预防和减少化疗后发生

恶心、呕吐不良反应?

恶心、呕吐一旦发生,必然导致食欲减退、乏力、虚弱、嗜睡等一系列症状。有效的防治和调理措施会预防和减轻不良症状的程度,尽早帮助患者度过这段困难时期。

(1)化疗前干预

正确的心理准备:极大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恐惧紧张的情绪更容易使肿瘤患者产生发生恶心和呕吐。因此,治疗前的心理疏导十分重要。

在化疗前,医患之间充分的沟通,了解治疗药物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可能发生的程度等,使病人对化疗有初步的认识,并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以积极配合治疗。不同的化疗药物、不同的化疗方案以及不同的化疗剂量引起恶心、呕吐的程度是不一样的。

此外,患者本身的因素也会增加恶心呕吐的风险,如女性、有晕动症或早孕反应史、小于50岁、无饮酒史、焦虑症、既往有化疗引起恶心呕吐史等。医生会根据化疗药物、化疗方案以及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止吐方案。

合理的饮食准备:化疗前的饮食调整也很重要,合理的饮食可增加营养的摄入,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化疗耐受性,有利于化疗的顺利进行。

化疗前,建议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富含营养的食品,如蛋类、肉类、鱼类、虾类、豆制品、蔬菜等,少吃油炸、腌制、辛辣、有刺激性的食品,注意饮食结构的均衡及营养的补充,避免暴饮暴食。不建议吃得过多,过饱,最好化疗前1-2小时不要进一些不易消化的肉类和油腻性食物,适当的补充一些水分也是必要的。

(2)化疗中干预

化疗期间,除了药物治疗,改善生活方式对预防或改善恶心、呕吐症状也有所帮助。

a)保持病室内的整洁安静,空气清新流通,营造舒适、轻松的环境,切忌和家属在病房高声说话等。

b)如果有条件,可以在病房内选择播放柔和、旋律慢、频率低和患者喜欢的轻音乐。鼓励阅读、看电视或从事感兴趣的活动等,可以转移注意力,有助于稳定情绪,减轻恶心呕吐症状。

c)合理搭配饮食,适当清淡,少食多餐,可每日5~6次,在1天中最不易恶心的时间多进食(多在清晨)。进食前和进食后尽量少饮水。餐后勿立即躺下,以免食物返流,引起恶心。忌酒,勿食过甜、腻、辣和油炸食品。

d)患者家属的鼓励和情感支持也是良好的安慰剂,在患者愿意时鼓励家属、朋友多展望未来,交谈一些轻松愉快的事。

e)感到恶心时,可鼓励患者慢慢地做深呼吸,放松、半卧位休息,或通过交流患者感兴趣的事分散其注意力。

f)呕吐时尽量侧卧以防误吸,可通过轻轻拍打患者背部,鼓励其尽量吐出胃内容物。呕吐后及时更换衣服及被褥,清理污物,用温开水漱口。

g)及时告知医护人员给予合理的镇静、抗呕吐药物治疗,减轻呕吐或控制呕吐的再次发生。

(3)化疗后干预

调整好饮食,注意均衡适量,避免大补特补。注意休息,并做适当的体育活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但要注意运动的方式、时间及运动量的调整,以不感到疲劳为度。使机体尽快恢复,为下一周期的化疗做好充分地准备,防止预期性呕吐。

止吐方案中常用止吐药物类型

及其本身的副反应有哪些?

怎样预防及处理?

目前最为有效控制化疗恶心呕吐症状的方法是使用止吐药物。

依据化疗引起恶心、呕吐的作用机制,需要在化疗前根据化疗药物和方案的不同,联合应用不同类别的止吐药物:

a)5-HT3受体拮抗剂:昂丹司琼、格拉司琼等,主要预防和治疗急性恶心呕吐。帕洛诺司琼不仅预防和治疗急性恶心呕吐,而且对迟发性恶心呕吐疗效更好。

b)NK-1受体拮抗剂:阿瑞匹坦、福沙匹坦等,主要预防和治疗迟发性恶心呕吐。

c)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主要与以上两类药物联用。

d)其他药物:奥氮平、胃复安、非那根等,主要用于爆发性呕吐,或联合用药。

止吐药物常见不良反应主要有以下几种::

1

便秘

便秘是5-HT3受体拮抗剂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是止吐药物导致肠液分泌减少和肠道蠕动减慢。此外,化疗药物本身引起大脑皮质功能受损、意识障碍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也可引起便秘。

处理方法:

①饮食活动指导:多饮水,多吃蔬菜及含纤维多的食物,水果中特别是香蕉等具有润滑肠道的瓜果。鼓励患者多活动,促进肠蠕动,预防便秘。

②按摩:在患者腹部顺时针方向做环状按摩。做深呼吸,锻炼肌肉,增加排便动力。

③针灸:天枢、足三里、委阳、三阴交等穴位;或艾灸上巨虚、内庭、足三里等穴位。

④食物和药物防治:缓泻剂,以润滑肠道,如乳果糖、蜂蜜、芝麻油或液体石蜡油;中药:如苁蓉通便、麻仁丸和四磨汤等;若有便意可以使用开塞露、甘油栓塞肛。

⑤用药无效时,可直接经肛门将直肠内粪块掏出,或用温盐水低压灌肠,但对颅内压增高者要慎用,最好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

2

腹胀

腹胀也是止吐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之一,主要是由肠蠕动减慢、便秘造成。

处理方法:

①轻度腹胀,仅需要少食多餐,服用一些易消化不易产气的食物,大多可以自行缓解,无需特殊处理。明显腹胀,应行保守治疗,禁食、胃肠减压、肛管排气及应用解痉剂。

②中医药:中药保留灌肠、按摩、针刺或艾灸刺激中脘、足三里等穴位。③腹胀严重导致肠麻痹时间较长,及时就医,以便及时补充静脉营养,减轻症状。

3

头痛

头痛虽不如腹胀、便秘那样常见,也是止吐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之一。绝大多数属于轻度头晕、头痛,可以自行缓解,往往与化疗药物引起的头晕、头痛难以鉴别。

处理方法:

①对于发作不频繁、强度也不很剧烈的头痛,可用热敷。或抚摩前额,揉太阳穴;做干洗脸动作,有助于减轻症状。

②针灸:针刺太阳、百会、风府、风池等穴位;或灸法气海、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

③药物治疗:头痛程度较重时可以服用小剂量的镇静药物如:安定等,如不能减轻或持续多天,甚至加重则需及时就医。

4

嗜睡

主要见于奥氮平、非那根以及一些镇静类药物如:安定等。轻度的嗜睡不需特殊处理,1-2天后会自行缓解。值得注意的是要避免独自外出、避免摔倒、不做精细操作,特别是不能驾驶助动车、汽车等。

5

锥体外系症状

这种不良反应比较少见,见于使用胃复安,特别是静脉使用较大剂量胃复安患者。轻者会出现烦躁不安,无意愿活动。或下肢肌肉酸痛、不适,关节仿佛有蚂蚁爬行等。严重者有时会表现为肌肉紧张、牙关紧闭、眼睛斜视、伸舌障碍,甚至呼吸,危及生命。

编辑:王婉琪

文章引用:止吐联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vswto.net/xhjbkp/25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