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医院多管齐下确保安全接诊,住院患者要

文章来源:消化科_消化疾病_消化疾病诊疗网站   发布时间:2023-3-31 16:32:14   点击数:
  

楚天都市报记者陈凌燕刘迅郑晶晶李曼英晏雯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王永胜

随着医疗秩序恢复,医院门诊量也在逐步回升,医院门诊量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的五成。

医院在保证医疗水平、医疗质量的同时,为确保患者安全、安心就医,在严管流程的基础上,在防护细节上均下了不少功夫。连日来,楚天都市报记者对此进行了探访。

在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门诊,机器人巡回消杀,医疗秩序良好。楚天都市报记者王永胜通讯员刘坤维摄

医院门诊患者

数量逐步回升

昨日,记者探访了同济、协和、省人民、医院,医院门口停车就诊需要排队几小时的情况已看不到了。

昨日清早,医院,患者们扫码后有序进入门诊大厅。

医院门诊大厅外,也已有医院就诊。该院门诊办公室主任曹清介绍,自恢复正常医疗秩序以来,该院的门诊量稳步上升,目前已恢复到去年同期的30%以上,每天门诊就诊人数在人次左右。

医院,门诊人数也明显较之前回升。该院门诊办公室主任孙璇介绍,目前日均门诊量约为人次,是去年同期的约50%。

医院门诊量目前也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的五成左右。为了保障患者就诊,医院近50个专科全部接诊,在就诊高峰的周一出诊医生人次,和疫情前出诊医生人数相当。

医院门诊办公室主任荆萍介绍,该院刚开始恢复正常接诊以来,日门诊量从多人次逐渐增加至目前的多人次,约为去年同期五成多。

医院医务部副主任李晖介绍,该院目前日均接诊约0人次,恢复至疫情前门诊量的30%-50%。

“热门”科室较往年有变化

哪些科室目前就诊需求量最大?昨日,楚天都市报记者派出多路记者,医院门诊就诊情况进行探访。

在医院,多个专科候诊区都有患者有序就诊。该院办公室主任袁莉教授表示,从目前门诊数据来看,胸外科、感染科、甲状腺乳腺外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等患者就诊人数较多,部分科室由于诊疗需近距离接触,或需要摘脱口罩的,医患都较为谨慎。

医院门诊办负责人王莹颖介绍,目前门诊量比较大的科室由往年的儿科、妇科、眼科、精神科、耳鼻喉科,变为肿瘤科、胸外科、神经外科、精神科、急诊科,说明患者仍有些恐慌心理,医院。

医院普外、呼吸、放化疗的病房几近收满。随着医疗秩序恢复,美容整形方面的需求也在复苏。该院整形美容科近期的双眼皮、隆鼻、除皱等整形手术的门诊及手术预约量均在上升,另外多发性脂肪瘤、腋臭、甲沟炎等传统手术项目的需求也在增长。

医院皮肤科日均门诊量为人次左右,已达到疫情前日均门诊量的一半以上。此外,消化内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肾病科、妇产科的门诊患者也相对较多,但推拿、针灸、康复等科室,患者仍相对较少。荆萍分析,可能因为这些科室需要医生和患者近距离接触,一些患者仍有担忧。

医院医务部副主任李晖介绍,疫情期间,外科类科室绝大多数接诊的是外伤、骨折、卡刺等急诊患儿,而现在外科科室的一般门诊、手术患儿均在逐步回升。

“心内科、内分泌科等内科科室多为慢性病患者,需长期随诊、调整用药,因此病人量恢复速度快;而骨科等外科病人多为术后复查、取钢板等。”医院古田院区门诊办主任朱玉梅介绍。

医院入口,市民无需停留即可自动检测体温

多管齐下兼顾防疫与接诊

医院了解到,目前均推行预检分诊、分时预约、一医一患一诊室等措施,在做好防控的同时,保证患者就诊的流畅、高效。

医院门诊可看到,挂号、取检验结果等有人排队的地方,均有醒目提醒“间隔一米”,休息区的坐椅上也贴着“间隔就坐”提醒牌,该院诊室每4小时做一次消毒;医院除了公共区域有机器人巡回消杀外,为每间诊室还配备了移动空气消毒机;医院给门诊各诊室配备了紫外线消毒灯;医院除了每天进行空气消毒外,每晚还会对诊疗区域进行化学预防性消毒。

为方便复工后的市民就诊,医院打造“医院”,休息日也有专家接诊。医院还采取“延长门诊”,从早上7:30到晚上8:00门诊不停,在引导错峰就诊方面效果明显;武汉医院儿科开设夜间门诊,方便家长下班后带孩子就诊。

互联网的使用也被广泛推行。医院开设在线问诊,从1月底至今已在线接诊患者14万人次(含发热门诊),开通线上处方并支持全国邮寄药品;医院开展互联网诊疗平台——“武大云医”,将服务重点由前期的线上问诊及配送药,扩大至慢病管理及新冠康复患者的心理干预等;医院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vswto.net/xhjbjy/272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